有時,人是一種很犯賤的動物。手到拿來,擱在眼前的東西,總是不屑一看;但對於越難得到的,就算千辛萬苦,尋尋覓覓,就算多隱蔽訂位有多難,也誓要登門造訪。Ronin開業至今,從未做過任何宣傳,一律只做晚市,全店十四個座位只接受一星期前的網上訂位,取消要二十四小時前通知,否則列入黑名單。一位難求,就連東京米芝蓮三星Sushi Yoshitake的料理長吉武正博、置地文華東方酒店Amber的行政總廚Richard Ekkebus、香港文華東方酒店的行政總廚Uwe Opocensky也要用Email訂座,架子大皆因大廚Matt寸得起,也抵佢寸!
記者:歐陽曉思
攝影:劉永發
不到Ronin心不死
「激氣!行了六次也找不到個門口。」我心急着。想按圖索驥,但安和里就連google map也標示不到地標,只不斷顯示九如坊,擦身而過這個門口不下數十次,落在這棟舊唐樓地舖的Ronin,大門僅僅過三呎,灰色大門不甚起眼,就連招牌也沒有;若不是遇見一個店員出入,也不知自己要找到驢年馬月。當天是星期六晚,走進去,灰色大門後原來是另一個世界。全店僅十四個座位,一邊吧位,灰牆壁襯以日本櫸木,座無虛席,另一邊也擠滿人,不過都是全站式,超窄的店,燈光昏暗,耳畔傳來強勁的音樂,人人都交頭接耳,身體也自然地隨着音樂節拍擺動。坐在酒吧位前,抬頭看看發覺這裏收藏超過五十種日本名牌威士忌,這一幕,猶如置身銀座的威士忌吧,突然很想呷啖威士忌的煙熏味道。喝威士忌跟喝啤酒不同,由口腹到心境都在細味。在日本,調酒師一般會在招呼客人時先問,「你今日心情好嗎?還是比較累?」想不到在這裏侍應也會問這個問題,有點受寵若驚,誰知驚喜接踵而來;他們也會在客人面前用冰鑿將雪藏最少兩天的冰塊鑿成渾圓的冰球,並用刀將表面磨得平滑才放飲料中,看着喝着,終於找到了老闆Matt。
寸得起 有麝自然香
「很多人說我們很寸,只不過我從來覺得有麝自然香,武士道精神講求個人實力。」老闆兼大廚Matt說。Matt把店子喚作Ronin(浪人),自喻為浪迹天涯的武士,就是要彰顯那份武士道精神。三十一歲的Matt Abergel生於加拿大,但自小對日本料理情有獨鍾,特別欣賞武士道堅忍不拔的精神,自嘲自己雖然不識武藝,但卻把它轉化為廚藝。早於十九歲在溫哥華新派居酒屋Shira Bay工作,跟隨日本師傅由低做起,後轉戰紐約,於米芝蓮三星壽司店Masa跟日籍大廚高山雅氏習藝三年半;高山出名喜歡自由創作,餐廳沒有菜單,每天的菜式全由高山的心情所決定,今天煮雞煮到悶,便從海產尋找新靈感。名師出高徒,Matt也深受師傅影響,四年前來港擔任Zuma行政總廚,但感創作空間跟Masa截然不同,每天好像生活在一個密室,而他討厭每天做着重複的工作,於是他繼續高山師傅的自由精神,毅然自立門戶,先在中環開燒鳥店Yardbird,大獲好評後再接再厲,開了以海鮮作主打的Ronin。
餐牌天天不同
與別不同的浪人作風,可見於在餐廳的營運上,也可從桌上食物體會。Matt討厭流水作業,所以每朝早必親自走遍香港仔、堅尼地城等街市魚檔,精挑每日之最,漁穫每日不同,令他更感雀躍的是中國人崇尚不時不食,所以餐牌天天不同,角落用墨水印戳上當日日期,印證菜式從不重複。菜式雖然只有三十款,卻由六位廚師合力炮製。「我相信division of labour(分工合作),我不想同事今天切肉炒菜,明天又要負責劏魚拆肉,我相信專心一志,才能練到好武功,才能創造出美食。」細心感受,發覺Matt自家有一套方程式,以優質的中價魚,配搭傳統食材,合眾人之力,不斷改良菜式。Matt每天都有很多新諗頭,簡單的一道菜式,他要全部煮法都試齊,煎炒煮漬炸焗,次次有驚喜。這晚吃的是銀鱈魚,他說已經是他的Version12, 他用乾葱、丁香、醋、泰式青檸、香茅和魚露製作泰式醬汁,再伴以蜆肉,泰式的酸甜味和蜆肉的鮮味將銀鱈魚味激發出來。咬下去,魚肉鮮嫩,火候控制恰好。刺身配搭也大膽得很,當中最喜歡以本地魷魚包着明太子及青瓜,灑少許檸汁,鹹香清新;吃一口刺身,再呷一口威士忌,在這個隱世空間細嘗,分外有感覺。
由Yardbird說起
早前CNN選出香港六大不設訂位餐廳,榜上有名的Yardbird就是Matt第一間自立門戶的餐廳,Yardbird架子同樣大,開店沒有做過任何宣傳,也一律拒絕訂位,要光顧就必須乖乖排上一個小時,但每天依然門庭若市,餐廳主打正宗日式燒雞,門面西化裝修入型入格,客人盡是外籍型男美女。翻開餐牌,清一色吃燒雞,除了雞腳外,雞隻的任何部位都會用來燒;大路的雞心雞肝雞腎雞胸固然有,亦有刁鑽的雞槌肉、雞臀、雞翼皮和雞膝;Matt也堅持串燒不下醃料,簡單以鹽燒至皮脆肉嫩,比一般燒鳥店有水準,各款串燒皆每天清貨,賣完就算。
Ronin
地址:上環安和里8號
須預訂,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