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外傳媒爆料,指國家開發銀行(國開行)近月傳出,要求部份海外客戶推遲動用早已簽訂的貸款額度。相關報道雖被國開行否認,惟事件顯示內地資金非常緊張,連作為「禮節性」的海外貸款亦被波及。
有投行朋友跟密西比說,其實內地「水緊」情況遠比表面嚴重,早在去年底,一些大型內銀經已暫緩讓內地企業,按其早已批出的貸款額度提取貸款;以企業類別劃分,內房企業為最受影響的類別,就算是一向信貸紀錄良好,兼且手上有多個項目正在發售的企業均一視同仁,信貸額度只是「有得睇、無得食」。
那樣做的話,內地企業豈不是大禍臨頭?投行朋友指,由於只是暫緩提取,貸款僅慢少少到手,實質影響不大;再者,銀行是「睇住嚟放」,見到公司其他戶口尚有「多餘錢」,便「揸緊啲」,真正有需要的,放貸便「鬆啲手」,免得「弄假成真」,逼死企業,令貸款變成了壞賬便「有排煩」。
內銀暫緩企業提取貸款,是否意味內銀非常缺水?這方面大家可放心,據理解,內銀應該是利用該批貸款,以較高利息拆借出去套利,尚未影響到銀行的核心資本。話分兩頭,若阿里巴巴及騰訊(700)繼續狂搶存款,說不定內銀真的要「閂水喉」呢!
密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