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春節後兩天,新華社發出一條電訊,中紀委指「體制障礙是最大的障礙,機制缺陷是根本的缺陷」。很快,新浪博客上就推薦博文《中紀委的「苦衷」》,強調「在目前中國社會環境下」,中紀委有多難多難,哪怕只是「從體制內部來看,中紀委幹的的確是『出力不討好』、『人見人躲』的活兒」。
博主還回憶起了「幾個月前,筆者跟一位北京朋友聊天時,他曾告訴我:『中紀委這些人現在的壓力大呀!人民越是喝彩,他們壓力越大;總書記決心越大他們壓力更大。中紀委的人走到哪裏,那裏的領導和幹部就表面上笑容可掬地歡迎、內心卻恐懼般牴觸,辦案難度很大。表面看面對的是一個貪官,實際上面對的是一個利益幫派;要拔出一個大蘿蔔,就要設法清除吸附力極強的污泥濁垢──這不僅需要錢,需要時間,還需要勇氣和魄力。』」
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確切知道的是,這個「最大的障礙」以及「目前中國」這樣一個很有點讓政府難為情的「社會環境」是誰造成的,我們一向自稱為十分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怎麼竟變成了「最大的障礙」,找誰說理去?
大半個世紀來,沒有人敢不承認中國是在唯一的一個執政黨領導下,也就是說,中國社會的一切,只能由執政黨和其領導的政府負責,而「目前」這樣一個「中國社會環境」也正是在共產黨領導下「實現」的。既然是自己弄成這樣一個「中國社會環境」,那還有甚麼好說的,古訓早就有了:自己釀的苦酒,只有自己把它喝下。
「在目前中國社會環境下」,反腐敗再難再險,就是上刀山下火海,執政黨也沒了退路。事實上,也只有兩條路擺在執政黨面前:要麼是拿出「上刀山下火海」或叫「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氣慨,徹底反腐敗,改變「當官即發財」這種中國社會獨有的「國情」;要麼就是坐而等到中華民族這片土地上真正實行民主,繼而徹底走上民主之路。何去何從,到了今天,連容你緩一緩的時間也沒有了。不知道是習近平認識到了這一點,給中紀委下了死命令,還是新一屆中共領導班子已經形成共識,認識到真的到了生死存亡關頭,即使脫胎換骨,也在所不惜。
大半個世紀來,中國只是中國政府的,而不是中國人民的。中國社會的一切方針政策,都是政府制訂的,與人民無關。說中國人民有監督權,那是說給「敵對勢力」聽的(不信,你可以潛入中國各地方政府內部,聽聽官員在內部大會上的發言,就知是怎麼回事了)。 不然,中國政府也不會在國內很多人忍飢挨餓的國情下,還在那兒與蘇聯「打嘴仗」(當時稱之為「論戰」)。在西方民主國家的執政黨看來,當年兩個所謂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就像兩群瘋子。我不知道是不是當他們看到中蘇兩黨的罵戰,才更加堅定了在他們國家堅決不能搞社會主義,也才更加認清了某些國家的「社會主義本質」。
這怪誰呢?中蘇雙方就好像說夢話,你來一句我來一句,你來一篇我來一篇,你作一個報告我來一個講話,一覺醒來,哈哈,原來兩個都是睡夢中人,後來連自己都承認當年說的都是些「廢話」。而且看到有知情者說,中共當年說出的話其實比蘇共更「左」。
2013年《南都周刊》採訪九十二歲的何兆武先生,報道文中說何先生「曾經在很長時間內自己訂閱《人民日報》,直到中蘇論戰之時,有一天他看到評論裏寫:今天看起來,雙方說的都是廢話。而這之前,他們投入近兩年的時間和精力,反覆學習《九評》。勞動就這樣白白廢掉,他有些黯然。」想起來,真是無比痛心。
人民有甚麼辦法。在這種制度的國家,或借上面提到的博主在文中所說的「在目前中國社會環境下」,政府給人民一個甚麼樣的社會,人民也就生活在一個甚麼樣的社會。「在目前中國社會環境下」的中國人民是沒有責任的,就像奴隸是沒有責任的一樣;因為中國不是民主社會。
閔良臣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