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 a beautiful time with friends!」是這位英式茶杯收藏家李冠集(Keith)的座右銘,下午茶的意義不在於食物,而是當下的心情和氣氛,「我喜歡收藏古董茶杯,是因為喝茶時看到那漂亮的花紋會令心情變好。」甫進屋內,80套茶杯像藝術品般陳列在佈置典雅的維多利亞式小屋中,令人彷彿置身15世紀英國貴族的茶會中。Keith帶我們走進種滿英式玫瑰的後花園,那裏預先擺放了幾套古董茶杯,他倒出香濃的熱茶,然後用最正統的禮儀,一手捧着茶杯碟,另一隻手用兩指夾着杯耳,在這陽光燦爛的下午,邊細味紅茶,邊娓娓道來每隻茶杯的故事。
記者:周藍
攝影:黃子偉
李冠集
著名青年專業古箏演奏家,學習古箏一年已考獲多間音樂學院如中國音樂學院之演奏級證書。其後考入香港演藝學院中樂系,在校期間,獲獎學金前往北京中央音樂學院跟隨周望教授學習, 並為演藝中樂團及箏團之演奏員。多年來參與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過百場。 於2006年更為中國舞新作品《箏爭》擔任首演獨奏與伴奏,於2007年舉辦個人古箏獨奏演奏會,首演傳統改編作品《夜雨海棠》,2010年獲邀出席《李冠集與星藝師生演奏會》。
儲英式茶杯已有十年的Keith,至今共儲了八十多套,部份親身飛到英國及日本搜購。關於收藏品的起源,他追溯歷史,說一切的開端全因一段姻緣。「眾所周知,茶葉源自中國,紅茶則最早於1610年流入歐洲,到成為英國皇室的座上客是源於1662年葡萄牙凱瑟琳公主與英皇查理二世的婚姻。當時公主的嫁妝包括221磅紅茶和精美的中國茶具,紅茶初次進入英國宮廷,那時候喝紅茶迅速演變成高級的生活品味象徵,引來貴族們爭相仿效。」Keith拿起罐中的茶葉說,相比以前,我們現在幸福得多了,17世紀紅茶的貴重堪與銀紙匹敵,一小包像咖啡店賣的咖啡豆包裝大小的茶葉售價要4,750英鎊(即約六萬港元)!價格之高根本一般民眾沒可能喝到,所以當時只有位高權重的人如貴族、律師、醫生等收入高的人才有能力購買,而且這個價格已經是當時律師的一星期工資了!
茶會為了鬥靚茶杯
Keith說當時的社會很有趣,只有男生才能允許進入咖啡廳,這也間接令一班女貴族的心思轉投放喝茶文化。裝珍貴茶葉的茶盒通常會被鎖起來,鑰匙由女主人保管,只有在宴會例如茶會(tea party)待客時才能飲用。「當時貴族名媛之間會互相邀請參加對方的茶會,不過不是出於單純的善意,反是出於比拼的心態!」Keith的老師,英國茶藝大師 Stuart Rawlinson笑稱當時的人或許會說「The food is good, the tea is not bad. Come my home tea party next time, I will show you the real English afternoon tea!」(食物不錯,茶也不差。下次來我家搞茶會,我會讓你見識何謂正宗英式下午茶!)茶會可以比拼的除了食物和茶,當然還有茶具。貴族名媛之間會在茶會互相把最漂亮的茶具通通拿出來,來一場「China Competition」即是瓷器比拼。當時的貴族會邀請技藝高超的師傅手繪茶杯,多以高貴的植物如玫瑰作圖案,複雜而花巧,金色的杯邊富麗堂皇。Keith細看他其中一隻最心愛古董茶杯說,「她們的競賽間接令我這些古董茶具收藏家成為了最終得益者。」
杯底說質量
故事說到這裏,Keith反轉每一隻茶杯,說每隻茶杯都有印記,包括說明它的出產品牌和質量。Keith認為英式茶杯以骨瓷(Bone China)最有質量。所謂骨瓷,即是加入動物骨粉製成的瓷器。根據英國標準協會(British Standard Institution)指引,骨粉含量35%或以上的瓷器才能稱為骨瓷,高含量幼骨瓷(Fine Bone China)就約含40%至42%骨粉。對骨瓷甚有研究的Keith說,加入骨粉能大大改善瓷器的性能,但骨粉含量越高,瓷泥可塑性越低,如超過45%時便難以成形,製造難度十分高。因此骨瓷沒法手工拉製,只能用模具旋製或用注漿等方法生產,份量與手工方面也要很精細才可以做出高質量又耐用的骨瓷茶杯。不過Keith說價錢的差異不只是看是否印有「Fine Bone China」一字,茶杯的花紋也是價格的指標。
Wedgwood 動物骨粉含量世界第一
Keith儲的茶杯品牌眾多,第一隻儲的是日本品牌Narumi,另外還有英國鄉村風格的Royal Albert和英國皇室御用品牌Fortnum & Mason等。不過數到做骨瓷首屈一指的當然不少得由Josiah Wedgwood於1759年創辦的Wedgwood,出產的骨瓷添加了51%動物骨粉,是全世界動物骨粉含量最高的骨瓷,技藝高超。由於出品的瓷器堅硬不易碎裂,保溫性及透光性良好,令這品牌於1765年獲英國皇家選用,並特許以「皇后御用瓷器」(Queen's Ware)為名。
至於日本品牌,Keith則覺得由森村兄弟創辦的日本百年老牌Noritake的花紋很有當地風格,帶有東方色彩及曲線的設計,且出產的骨瓷色澤柔和,並以鑲24K金邊為特色,品質不輸給歐美產品,連日本皇室也找他們製作專屬瓷器。
看盡英式茶杯演變
英式茶杯在茶葉傳入英國後的維多利亞時代出現,其時風格必然具備植物與花卉,鮮有全隻素色出品,當中以手繪製作最能顯現其時工藝之高超。在其後的演進過程中,英式茶杯不如建築學般細分流派,及至現代甚至出現素色、金邊、及只有簡單Logo的杯身圖案。尤其在近代流入日本後,英式茶杯風格轉趨清簡,沒有繁複花紋,最多只是加入日式圖案花卉。
不能從外形及花紋上辨識出產時期,有心人憑的都是杯底的徽章。以數百年老牌Coalport為例,1750年由John Rose出產到1967年被Wedgwood羅致旗下,在不同時期就會加減徽章的字數及更改圖案,若遇上用人手寫上數字的就更顯年代久遠。再溯源至Keith珍藏的最古老英式茶杯,同樣是Coalport於1805年出品,杯內滿載華麗花紋,但杯底連徽章也沒有。
Twinings大使 Stuart Rawlinson
Keith的老師Stuart是英國百年老牌Twinings品牌大使,熟悉西茶茶葉的歷史及故事,更是專業配茶師。他不時周遊列國舉辦英式茶藝訓練班,教授茶迷如何品茶和下午茶禮儀,以及選擇配茶食物的知識,去年十月就曾到訪香港開班授徒。
手指別勾茶杯耳仔
Keith比較喜歡在家或花園享受下午茶時間,是因為怕下午茶的地方太過嘈吵,最忍受不了是用茶匙大力攪拌茶杯碰到杯邊而發出的聲響,Keith說喝茶都有學問,正確的拿法是用食指和拇指夾着耳仔拿起,千萬不要用手指勾住,另一隻手把碟捧在掌心位置。匙則放在碟的前方,不想再添茶則把匙平放在杯的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