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門大開:《明報》搞掂 - 添馬男

中門大開:《明報》搞掂 - 添馬男

《明報》老細keeper馬拉傳媒人鍾天祥正式空降,先出任首席執行總編輯,張健波則暫時兼任總編輯,此乃過渡安排,減低員工反彈,由始至終,老闆冇任何讓過步,一切都不過係緩兵之計,劉進圖被定點清除,keeper順利進駐,按部就班執行老闆交託嘅政治任務。

要維護聲譽 注定失敗

《明報》已經被搞掂,原因好簡單,就係睇穿一班香港知識分子同學者有姿態,冇行動,根本冇人有決心同資方周旋,書讀得多過HIT碼頭工人,但行動能力就差天共地。開幾個天窗,寫一兩篇文表表態,係冇鬼用。正如當年老毛之所以玩殘全中國知識分子,三十年代延安整風先玩一鑊,五十年代用陽謀引蛇出動,跟手整鑊反右,再玩多一鑊,1966年文革再玩鑊甘。大家會問點解整咁多劑都唔醒?講到尾死在「國情」兩個字手上,讀書人對共產黨帶領民族復興偉大事業有期望,甘心被老毛此等權術家玩弄。至今仍有不少真心膠仍深信毛澤東晚年信四人幫先至犯錯,無視三十年代延安整風運動中,毛澤東敵視知識分子之本質。
真心膠問題是過份天真,《明報》事件中員工也好、知識分子也好,一再表示要維護《明報》聲譽,就已經注定會失敗。因為此乃國情論、顧全大局論之翻版,一切以大局為重,即係縛住自己隻手,剩低把口以及fb快閃式抗爭,老闆只要buy time,hold一hold,等公眾關注減低,先至按原本計劃執行,抗爭氣勢一弱,自然就可以將反對聲音消解。HIT碼頭工人就唔同,有集體工會,有行動,set談判deadline,作長期鬥爭準備,有計劃爭取公眾支持。當日《明報》員工真係要老闆撤回空降keeper決定,就只有第一個星期呢個時機,set deadline,用工業行動作後盾,同時籌組職工會。同樣專欄作家表態之外,也要有行動部署,支持工會,咁仲有得砌吓。
張曉卿聰明之處,是先搞掂咗劉進圖,佢反過來幫老細講說話,員工要抗爭,但冇咗個領軍人物。另一個關鍵人物張健波,全力協助落實空降計劃,為消解員工反對情緒,赤膊上陣做過渡緩衝角色。其功能猶如黑社會逼女學生賣淫,女學生哭哭啼啼,旁邊自有推波助瀾之姑爺仔。一份聲稱代表香港知識分子媒體,兩位有學識資深傳媒人,心甘情願作中間人,度橋協助實行馬拉空降行動,並作盲公竹帶「馬拉兵入關」,其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情操,愛護《明報》、兼大局為重,實在令人感動。
中國知識分子,由延安整風開始,俾老毛玩弄於股掌之中,到今日知識分子媒體被成功整治,背後有一脈相成之DNA。

添馬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