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SIHH錶展(二)計時碼錶 精研機芯

潮流:SIHH錶展(二)計時碼錶 精研機芯

計時碼錶(Chronograph)向來是大眾鍾愛款式,雖說它的實際功能你未必每天都用上,但單是線條及錶盤的小圈設計,倒是格外充滿動感。於是次錶展推出的新錶中,瑞士高級製錶基金會首席華人教授陳楷遜(Carson)最欣賞的必數Montblanc及Audemars Piguet:「在芸芸計時碼錶中,自己最欣賞Montblanc的時光行者100計時碼錶,自家機芯MB M66.25加上可達到1/100秒計時,但售價只$483,600,定價算進取,也令其他品牌感壓力。另一隻是Audemars Piguet經典皇家橡樹離岸型,今年回歸42mm,而藍面那隻最吸引我。」

記者:雷福財
攝影:楊錦文

SIHH展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Palexpo。

香港與南韓記者被安排同組,每每講解完畢大家即爭先拍攝。

Audemars Piguet將歷年的
皇家橡樹離岸型碼錶展現人前。

來到今屆的日內瓦SIHH錶展,新發佈的手錶,款式及路線上更見回歸用家需要,款式簡約或複雜性手錶依舊不缺,更多的還有計時碼錶。眼見各品牌均以各自經典、長青款式作賣點,不再為爭生意而一味靠中國風、賣金賣鑽食糊,反璞歸真,用上嶄新設計,配上自家研發的機芯,感覺上已叫人心動。對用家或收藏家來說,也多一份購買動力。說到計時碼錶,本地錶迷對Audemars Piguet的皇家橡樹離岸型系列(Royal Oak Offshore)自然熟悉,由1993年起面世以來推出超過150種錶款,今年再推出六個新款,由物料顏色着手,白色陶瓷、精鋼、玫瑰金均有,尺寸保留當年原有的42mm及「26470」系列的設計,足見原汁原味。

1993年首次發佈皇家橡樹離岸型碼錶

1996年版皇家橡樹離岸型碼錶

外形功能兼備

錶評家陳楷遜謂今屆SIHH大潮流趨勢是用家越趨着重機芯,「由用家、銷售、代理以至品牌,均對機芯研發更為講究,相比起十年前只靠款式取悅大眾已有所不同。現在講求好看之餘,還要有質量,變相有更多有料新錶登場。」

瑞士高級製錶基金會首席華人教授陳楷遜

IWC矚目深潛計時

向來宣傳有道的IWC,過去多年皆高調地請來不少名人明星撐場(非代言人),更不甘平凡在場館內裝設主題場景。前年是Pilot,上年Ingenieur系列便改裝成飛機及賽車場,今年的Aquatimer潛水系列不只是防水,其中也具有不少重要計時功能。今年適逢是達爾文科研站成立50周年,IWC便特此推出這枚同名及限量500枚的特別版手錶,採用黑色啞光橡膠塗層精鋼錶殼,製造過程是由一道繁複的硫化工序加工而成,令每個錶殼均單獨於高壓與高溫條件下與橡膠緊密結合。最搶眼的當數錶盤上的藍色刻度及指針,綴以Super-LumiNova夜光塗層,令潛水者易於在水底下閱時。至於另一枚首次用上青銅作物料的「達爾文探險之旅」特別版,其實是銅鋁合金,高度堅固及高硬度,IWC產品市場經理Nina Jagle更表示,亞洲人普遍偏愛大錶面手錶,也較歐洲人更易接受玫瑰金及銅製顏色,將來還會考慮加入鑽石等元素。

IWC產品市場經理Nina Jagle

IWC海洋時計計時碼錶「加拉帕戈斯50年科學成就」特別版(44mm) $86,000

IWC海洋時計計時碼錶「達爾文探險之旅」特別版(44mm) $85,000

Montblanc幾萬元價位吸引

不得不提港迷所愛的Panerai,繼上年推出Luminor 1950外殼的計時碼錶後,今年改換了Radiomir 1940(PAM00518-PAM00520),採用OP XXV手動上鏈機械機芯,它是以Minerva 13-22機芯為基礎改良而成,至於計時功能上,還附設追針功用,但價位就突破六十萬關口。
想追求數萬價位的,還有Montblanc及Baume & Mercier兩者,前者的時光行者(TimeWalker)系列,今次再度回歸並以大型錶面示人,錶殼採用黑色DLC(Diamond-like Carbon)鍍層,即在精鋼上鍍一層類鑽膜,提高手錶硬度,並能形成一層平滑細膩的保護膜,預計秋冬推出。後者的克里頓系列MOA10129計時碼錶同樣有43mm直徑錶面,但以金色指針和數字時標與褐色鱷魚皮錶帶相襯下,反見一份復古味,適合上班一族佩戴。

Panerai Radiomir 1940 (PAM518)鉑金計時碼錶(45mm)約$603,000

Richard Mille RM 60-01 REGATTA飛返計時碼錶(50mm)未定價

Baume & Mercier克里頓系列計時碼錶(43mm)$32,300

Montblanc時光行者系列DLC計時碼錶(43mm)$4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