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圍:紀嘉文評跑步裝備 一切從簡

男生圍:紀嘉文評跑步裝備 一切從簡

一年一度渣打馬拉松將於本周日(16日)舉行,跑手均默默加操,採訪當天身處的運動場幾近「逼爆」!本地長跑好手紀嘉文因腳傷,仍未決定能否參加半馬賽事,但他不忘提醒業餘跑家,練習時,首要是量度出心跳數據從而制訂合適訓練,而所需裝備,以簡單方便及準確最為重要!
記者:蘇家華
攝影:陳永威

長跑年資逾十年的紀嘉文,近年在各項賽事保持佳績,並於2011年開辦「跑手堂體育會」推廣跑步文化。作為運動員,爭分奪秒,所以他對坊間智能手帶及跑步Apps的量度準確性相當着緊:「基本的計時、計圈速必須準確!」他認為這類產品對於一般跑手的最大幫助,是可因應數據微調訓練強度,「用家先計算自己每分鐘的最大心跳率(公式:二百減去年齡),最理想的練習,是最大心跳率的八成左右。」使用了相關產品,每次練習便可知道心跳率是否達標,從而得知練習有否過量或不足,制訂合適的運動強度。

反覆測試準確度

紀嘉文不諱言進行訓練時一切從簡:「例如今天在運動場練跑,便只用了能計算圈速的Timex手錶;平日慢跑時才會用RunKeeper應用程式,紀錄所跑路段,又或者跑山時靠這程式的GPS定位記下路程,甚至沿途拍照打卡與親朋好友分享。」他指專業運動員確實少用智能產品量度訓練數據,而且大部份產品須配合手機使用,拿着手機做訓練較為不便,惟獨adidas miCoach例外:「我所用的miCoach是把計速器置於鞋底的一款,跑步期間即可量出步距、卡路里,跑畢才把資料傳送回電腦或手機。」他指若然產品能夠量度心跳數據會更好。至於準確度,他建議用家要反覆測量,「有時我使用智能手錶或Apps,在運動場上練跑都會出現距離誤差,明明跑了四百米卻量出四百五十米,某程度上我對『準確』定義是有疑問的!我建議用家用同一個Apps,在同一個路段測上十來廿次,若結果沒大分別,就證明是可信賴的。」

紀嘉文慢跑時愛用RunKeeper應用程式。(iOS/Android,免費)

程式可紀錄練跑路線及日程,更有聲音提示,視障跑手也能使用。

日常練跑裝備

Timex Ironman Triathlon圈速錶 $350/a
簡單易用,指示清晰,合乎紀嘉文要求練跑時裝備從簡的條件。

Garmin Forerunner 310XT GPS手錶 $1,940/b
一直只用這品牌的GPS手錶,覺得其定位準確,以便得知路段位置。

adidas miCoach Speed Cell計速器 $544/c
主力計算速度及步距,適用於跑步、籃球、足球等不同運動。

adidas Energy Boost跑鞋 $1,164/c
跑鞋特別之處,是可把miCoach裝置於鞋底,令練跑可以更自由自在。

測量心率變異值

紀嘉文笑言自己不是「科技人」,找他測試Phyode W/Me這條推出不久的智能運動手帶,還是十分樂意:「產品給我最大的感覺是美得像首飾,把手帶底部的感應器緊貼手腕就可量出心跳,個人覺得使用方面較需緊箍於胸前的心跳帶方便。可是它還需要連動智能手機使用,跑步時需要擺手,再拿着手機就比較不便。另外,如果這手帶能同時做到量度及即時顯示數據,個人覺得方便得多。」
Phyode W/Me跟同類產品的功能及用法接近,一樣可以藍芽連動手機、以USB充電,備用時間可長至三至五天,然而它吸引之處在於能夠藉着測量心率變異值(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配合心跳及呼吸,分析用家自身的活力指數、情緒狀態,以及測出心肺功能是否與實際年齡相乎等,由此可在W/Me應用程式中,設置不同階段的呼吸訓練,調整身體狀況。紀嘉文表示:「這類周邊訓練其實也可以一試,不過還是那句,要反覆測量,若數據接近的話,程式便可信。」

Phyode W/Me $1,588/d
備有綠、紫、橙、藍、灰五色。按鍵可顯示時間及電量等資料。

MIO Alpha $1,698/e
錶內光學感應器可偵測血液流量,從而量度出心跳率。

Runtastic (iOS/Android,免費)支援中文介面,可就天氣、路段設定訓練及把數據上載至面書。

5K Forever (iOS,免費)內置跑步日程,不斷加強用家心肺功能及耐力,適合初學者。

a. Timex( http://www.timexironman.com)
b. Garmin( http://www.facebook.com/GarminHongKong)
c. adidas( http://www.adidas.com.hk)
d. Phyode( http://www.phyode.com)
e. Apple Store( http://store.apple.com/hk-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