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城規會下月中討論將前職訓局李惠利分校南面地皮改為住宅用途,力爭在該處興建中醫教學醫院的浸會大學,將組織40人代表團,為提出反對的2.8萬人發聲,爭取保留作教育用途。浸大校長陳新滋昨透露,前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曾承諾將整塊李惠利地皮撥給浸大發展,多位「政協朋友」也支持浸大。
陳新滋:獲政協支持
政府將李惠利北面地皮撥給浸大擴建,南面改作興建中密度住宅,但必須獲城規會通過更改土地用途。雙方「大戰」下月中爆發,浸大昨於新春傳媒聚會上,首度展示整個李惠利地皮新大樓構想模型。
該校行政副校長李兆銓表示,將興建1,700個宿位的學生宿舍、附有康體和國際交流設施的全人發展中心,和200張病床的中醫教學醫院。
浸大去年發動師生和校友反對更改李惠利南面土地用途行動,成功發動2.8萬人向城規會提出反對意見書。陳新滋表示,也有本區和區外人士及區議會議員贊同浸大立場,而支持政府的僅得8人。
城規會聆訊下月中展開,陳新滋認為,若每人逐一於會上發表兩分鐘意見,所需時間「就不得了」,因此呼籲授權浸大代表團代其發聲。李兆銓稱,代表團有30至40人,包括校友、病人組織及地區人士,這樣發言可更集中和有效率。
陳新滋有信心可促使城規會否決政府申請,「希望城規會委員有智慧,識分辨乜係民意。」他指現任行會成員李國章任教統局局長(02至07年)時,曾承諾將整個李惠利地皮撥給浸大發展。本身是政協的他,揚言得到十多名政協支持,包括立法會議員林大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