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偷閒吹水站 豐昌辦館

老字號:偷閒吹水站 豐昌辦館

「要生存,總要有幾件貨品冇得賺,益吓街坊先得;
另外,超市是綑綁式銷售,賣得多先有平。」

兒時的回憶總有這一幕。放學後揹着書包,和同學們到樓下的辦館流連,從鐵趟櫃裏拿出一支冰涼的汽水,買下最愛的戒指糖、用晾衫夾夾着包裝薯片,或小包小包的糖果,對零錢不多的我們來說猶如一個小寶藏,那時親切的老闆娘總會摸一摸我的頭。今天,汽水零食款式基本上不變,那老舊的牌匾、綠色格仔地板、高高吊起的鐵罐「收銀機」等等差不多的光景,時光彷彿停止了。
70年代,沒有大型超市,辦館多數出現在屋邨內。當時要買雜貨、食物,人們便會到辦館。位於瀝源邨的豐昌辦館,本來開在油麻地,直自1975年瀝源邨入伙了便搬到現址,與這條老邨一起成長。「以前冇超市、便利店,所有街坊都倚賴辦館,好似麻雀有得租,連麻雀板五元租一晚,還有專人上門收。以前忙到要住閣樓,一落樓即開舖,夠方便!有時貨多到要放在舖外,半夜就要睡在外面看貨,做到無停手。」負責人呂少珠回憶道。可惜,風光不再,現址開業後三年開始出現超市,後來到80年代便利店開始進駐香港,更帶來重大打擊。生意難做,家中沒人願意接手,因老父難捨,呂少珠便和已退休的丈夫曾獻鑫堅持繼續經營下去。朝六晚十一,年中無休。為何營業時間這樣長?「不同鐘數有不同客人,早上六時,不少地盤工人開工前,會先過來買勞工手套、香煙;阿公阿婆早起身,會來買油鹽雜貨;下午有學生買零食汽水;超市關門後,附近的酒店客會來買日用品……都是做得幾多得幾多。」

人頭馬路易十三,70年代開舖時以千多元購入,現已是鎮店之寶。
$33,800(豐昌)

十五湖$5(豐昌)

眼鏡糖$2(豐昌)

熟客「賒數」講信用

生活就是如此逼人,既要面對連鎖超市,還要應付通宵營業的便利店;尚能屹立不倒,一定有比別人強的條件。「我們這裏有人情味!」曾獻鑫笑說。訪問期間,問過兩位沙田老街坊幫襯的原因,他們的答案竟出奇地一樣:「這裏有人和我吹水。」有時,他們沒事就會下來找老闆聊聊天,順道買東西,情就是這樣的濃。「前兩日有個住樓上的阿婆倒垃圾忘記帶鎖匙,來到我們舖,我們借衫借錢給她,最後等上個多小時住上水的兒子才來到;附近經常有阿媽遲放工,託我們幫她看小朋友,午飯時煮碗粥、安排位置給他們靜靜做功課。」曾舉例說。這時剛好有個老街坊找他,因之前忘記帶銀包,買了東西未付錢,特意前來「清數」。看見那張在收銀櫃旁的賒數單,拖欠人與銀碼不少,不怕他們走數嗎?「不怕不怕,他們都是幫襯多年的老街坊,做街坊生意,最重要是『信』字。」

冰冷飲料最強

店中走一圈,不難發現貨物雖不是包羅萬有,也是體貼入微,像火柴、石油氣罐、牙膏牙刷、手套等等,連散裝米都有。「𠵱家唔興賣散裝米,但有好多獨居公公婆婆、外籍傭工來買,他們一年食不到一包,每次來買一兩斤,逐少逐少食,我們連半斤都賣,賺得兩三蚊,超市當你運吉啦!」米要新鮮才好吃。這時他從門口糖果堆的玻璃罌取出一條條的萬樂珠,「這些散裝糖一蚊一條,最多學生買,他們零錢不多嘛,超市要一次過買十多條呢!」看看他們的價錢,不少都比超市便宜。為何這樣便宜?「要生存,總要有幾件貨品冇得賺,益吓街坊先得,超市綑綁式銷售,賣得多先有平,我們一罐罐賣,只比來貨價多一點點。」辦館獨有的長方形、趟開橫鐵蓋的舊冰箱,最凍可達攝氏零度,超市及便利店的冰箱,最凍只得攝氏十度左右。「我每日要花工夫拆箱、放入冰箱,一到冬天天氣乾燥,做到十隻手指爆坼,有苦自己知。」曾歎口氣說:「年輕人冇人肯接手,都是我們這些退休人士才肯做。」

以前用的算盤仍保留至今,不捨得丟。

豐昌辦館

地址:沙田瀝源邨華豐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