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意見】
博昂志早前披露高層電郵,指控2010年時任新界東聯網總監的馮康醫生和威院外科部門主管賴寶山,因為擔心公眾考慮及傳媒報道,拒應博的要求於當年9月8日為易小玲進行重建手術,結果手術延後5天才進行。
究竟手術延後5天進行手術是否關鍵所在?本報就此向皇家外科醫學院轄下的英國整形美容協會(BAPRAS)查詢,協會表示,並無相關的建議手術時間。
專家指同類病人不多
BAPRAS有為下肢受創骨折的處理設定標準,指這類病人必須盡快進行手術,重建組織,因受傷時間越長,傷口的水腫問題會加劇,也會越見脆弱,建議受傷一周內應進行相關手術。不過,BAPRAS卻沒有為顎骨受創的病人手術時間,定下標準或建議。
有整形外科專家指,交通意外導致下肢受傷的個案常見,惟如易小玲般下顎受創的病人並不多,故難以為這類病人定下所謂的手術黃金時間。
博昂志接受查報查詢時則指出,發生人質事件當年,他在8月30日假畢返回威院工作,已提出要求再檢查易小玲在8月26日進行首次手術時的傷口處理情況,惟不獲批准,結果易小玲的水腫加劇,手術終延至9月13日進行。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