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筆思議】周一鳴:Crimes and Misdemeanors - 周旭明

【七筆思議】
周一鳴:Crimes and Misdemeanors - 周旭明

先談談點影視話題,最後又引申作某些社會人與事的觀感。今亦格式不變、新意欠奉,抱歉。要痛苦地質疑活地阿倫是否一個貨真價實的戀童癖,倒不如先緬懷與他作品曾幾何時的光影歡聚歲月。喜劇於我所謂啟蒙,依次先為王澤的《老夫子》,具體後繼當然是許冠文的《雙星報喜》,年事再長,就當數此鬼佬的伎倆才是引人發笑的唯一正宗,今天偶然仍會與人分享他作為final boss於原版占士邦《皇家賭場》(一套與你熟悉的邦片無關的邦片,老舊而精采)中自揭的驚天大陰謀:要引發細菌戰非為統治地球,而只欲將世上所有身高超過五呎五的男性消滅。也許這個gag他只演非寫,但配合往後銀幕上的夫子自嘲,我寧將之歸功於他。而《安妮荷爾》實在經典,猶如每次巧遇電視重播星爺的《唐伯虎點秋香》,戲文就算滾瓜爛熟仍能令你目光留守。如戲首的小學雞活地中途變成老活地與五、六歲女同學們辯論性啟蒙(咦?主角時空穿梭對話?真像某齣收視慘淡的電視「神」劇);戲院排隊買飛,突邀權威學者痛快直斥公眾場所發謬論的偽知識分子;戴安基頓床上靈魂出竅令一心展現舌技的活地埋怨投訴;化身動畫人物與心儀的白雪公主後母毒皇后討論女性經期憂鬱;還有回應戴安為何不願作為司機的原因:我討厭街上每一個人。

攀山涉水朝聖

還是電影迷的青葱歲月就因為這個戲,既回頭翻找他的前作(那個沒有海盜互聯網DVD而KPS又貴到死的年代,此舉真苦),而往後當然忠貞追隨新作,也時而痛罵香港發行未能將名單完整/緊貼引進,遇上就算只得影藝一院上映也必攀山涉水(我是九龍人呀)朝聖,甚至曾於院中盜錄《姊妹情深》──就只錄音,卡式機,真classic,所以仍記得戲中活地為免重現猶太人大屠殺而遲疑了斷的原因:我死了我父母會傷心得自殺,我父母死了我兄弟姊妹會傷心得自殺,我兄弟姊妹死了他們的伴侶家人會傷心得自殺,他們死了他們的……就可惜歡情太短暫,已分不清自哪一齣戲後已無復追隨的衝動,再借用高登用語,或許自己果真有點道德「能」,自他與宋儀一起後,整個九十年代的作品就算仍有佳章佳句,可惜我已沉溺不再,即使再三說服自己應客觀獨立看待一個作者的作品及其私生活,但因為同是編劇,我心底更相信我們的所作所為所編所寫,難與真心割席。我認同他輕蔑一切競賽獎項,妒忌他一年一部的創作毅力,甚至可了解他戀慕少艾是如何的一種焦慮衝動,但在倫常中染指,身體力行,其實已非單單病態惡行,如同村上春樹的高牆與雞蛋,偏偏作為抗衡體制的知識分子一員,幹的,卻是強權剝削弱者的醜惡事,再寧願自我打分是misdemeanors一宗,也拒承認為crimes……
緬懷過亦失望過,卻差點忘記將內容拉扯回今日社會:我仍喜歡寫他為活地阿倫,甚麼「伍迪艾倫」, Com'on,give me a break!

【周一鳴】
撰文:周旭明

金牌編劇,細膩筆觸刻劃出人生百態。

本欄逢周一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