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農曆年,小弟按「傳統」與友人團拜加指定動作「聚賭」,但不同的是興起了「新」玩意──「打天九」。初學天九,最難是分清「文子、武子」及辨認各牌大小。拜改變人類生活的蘋果教父喬布斯所賜,讓我們可將各牌順序排好的照片發送至各人手機,大家照住打;配合幾個遊戲apps熟習規則,十數個「後生仔女」(至少心境仍後生)一個下午便全學懂,且樂趣無窮!
已故掌故專家吳昊老師說:「我在打天九,其實是在『撫摸』中國文化!」例如文子最大4隻「天、地、人、和(或鵝)」,便來自中國文化着重天地人合一的精神。最有趣,還包含了很多講波佬術語,講解玩法時講到「咁就叫『單天保至尊』喇!咁就係『輸到一戙都冇』。」在場無論男女都「哦!」點解講波佬鍾意將天九術語用於講波?唔通講波佬都爛賭?
其實大家現今熟悉的麻雀館,牌照在牌照事務處正名為「麻將/天九牌照」,可見當年天九與麻將在民間同樣盛行。普羅球迷以男性佔大多數,天九又較受男性歡迎,講波佬引用當中術語,該是為迎合大眾口味。而「叫糊、食詐糊」及「腳腳七注」等,亦來自麻將及十三張等。至於現代講波佬,爛唔爛賭就唔知;但數年前「足球評述員協會麻雀王大賽」,大哥瑜以壓倒性姿態勝出,就肯定係一代雀王!
方柏翹
now足球評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