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去年九月舉行的Watches & Wonders(港版SIHH)不足四個月,新一屆瑞士日內瓦SIHH再於上月底(1月20-24日)拉開新錶戰的序幕,對錶迷來說無疑是節奏緊湊,但對各大手錶品牌來說卻是個挑戰,既要突破上一屆,又要保持各自金漆招牌,非如以往一次過盡推今年錶款便算。展場焦點除了Piaget再創全球最纖薄機械手錶紀錄外,本港著名錶評人佘宗明於觀戰後,對Montblanc推出售價僅十餘萬元的萬年曆錶款讚賞不絕。
記者:雷福財
攝影:楊錦文
每年首發的錶壇盛事SIHH(The Salon International de la Haute Horlogerie),已進入第24屆,據官方資料顯示入場人數與上年相若,達12,500人 ,當中傳媒記者更達1,200人。今屆的SIHH與上年參展品牌相同,雖說香港及中國市場也是一眾品牌的重要銷售點,但今屆各大手錶新作漸漸回歸用家及技術層面上,一些雕龍刻鳳的設計雖未至全無,但數量已大幅下降。值得留意的作品有寫下全球最纖薄機械手錶紀錄的Altiplano 38mm 900P、全新以白色ceramic示人的Audemars Piguet及各家自行演繹的陀飛輪裝置等。
Piaget再創全球最薄紀錄
本地錶迷向來也愛追捧厚身大錶面的手錶,但對於成熟派來說,超薄手錶才是真正王道。以製造超薄手錶聞名的Piaget(伯爵錶),今年繼續創出新紀錄。回望1957年,他們做出僅2mm的9P手動上鏈機芯;1960年又做出最薄2.3mm的12P自動機芯。在35款自家機芯中,有23款便屬超薄機芯,其中14款也在過去數年改寫超薄機芯的紀錄。為慶祝今年伯爵錶140周年,品牌花了三年時間研發,將145件零件組裝在機芯上(最小的零件僅厚過頭髮直徑)。又為達致縮減空間,錶底殼同時也是機芯的主機板,將機芯與錶殼合一,機械零件則直接安裝在底殼上。
黑色ceramic對Audemars Piguet錶迷可說司空見慣,但一改極端變了白色又是另一種感覺。今年首次採用白色陶瓷用料,包括瓷錶圈、橋板、錶冠和按鈕,比鋼材堅硬九倍。白陶雖非全新事,但一落於皇家橡樹離岸型系列上便很是矚目。
Piaget超薄史
1957年
推出史上第一款手動上鏈超薄機械機芯9P機芯(厚度僅2mm)
1960年
推出世上最纖薄的自動上鏈機芯(厚度僅2.3mm)
2003年
全球最薄手動上鏈長方形陀飛輪機芯600P(厚度3.5mm,連框架4.5mm)
2004年
全球最薄手動上鏈長方形陀飛輪機芯600S(厚度3.5mm,連框架4.5mm)
2005年
全球最薄手動上鏈長方形陀飛輪機芯600D及640P(厚度3.5mm,連框架4.5mm)
2010年
全球最薄自動機芯1200P及1208P(厚度2.35mm)
2012年
全球最薄自動鏤空機芯1200S(厚度僅2.4mm)
2013年
全球最薄自動鏤空鑲鑽機芯1200D(厚度僅2.4mm)、全球最薄自動三問功能機芯1290P(厚度僅4.8mm)
2014年
Piaget Altiplano 900P(厚度3.65mm、錶殼連機芯)
錶評人三大心水
錶評人佘宗明:「感覺上,今年的新錶好像不如以往的多,一來可能留到Watches & Wonders時發佈、二來外圍市道不太好。自己最先注意的一定是一類數十萬元的新錶,因能力範圍內可買到,今年我喜愛的有三隻。Montblanc今屆可說非常積極,十幾萬便可買到萬年曆錶款,還有Panerai左撇子單按把計時鈦金屬手錶和Van Cleef & Arpels的Pierre Arpels手錶。」
展館擺陣搶眼球
除手錶以外,到訪者第一時間感受到的始終離不開各牌展館。IWC及Montblanc可說是變化最大的兩者,前者今年離開「賽車場地」跳入大型水世界,猶如一個海洋館以呼應今屆Aquatimer潛水手錶。後者今屆靜極思動,以boutique式設計配以大型電屏幕播放Mont Blanc雪山山峯景及書房式設計。
2014 SIHH參展品牌
今屆Richemont旗下11個超級品牌包括A. Lange & Sohne、Baume & Mercier、Cartier、IWC、Jaeger-LeCoultre、Montblanc、Officine Panerai、Piaget、Roger Dubuis、Vacheron Constantin、Van Cleef & Arpels等,加上Audemars Piguet、Parmigiani Fleurier、Ralph Lauren、Richard Mille及Greubel Forsey等五個著名手錶品牌共同坐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