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大前整形外科教授博昂志指控威院因政治考慮,拒絕提前為菲律賓人質事件傷者易小玲做手術,院方管理層曾經就事件與易小玲會面,考慮向易小玲提供院方的電郵全部內容,但事隔近一個月仍未承諾交出電郵;易小玲昨天坦言:「畀唔畀都唔使(考慮)一個月啩!」協助易的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指,倘院方拒交出電郵,便應調查事件,向易小玲及公眾交代。
記者:陳凱迎
易小玲上月在台灣長庚醫院成功重建下顎後返港,上月中與威院所屬新界東聯網總監熊志添及威院外科部門主管賴寶山會面。熊曾於會上直指博昂志披露的電郵是斷章取義,又拒絕就易小玲手術的爭拗進行內部調查,只表示會考慮向易提供全部電郵內容。
拖延一個月未交出電郵
惟至今約一個月,院方仍未就是否提供全部電郵表態,易小玲對此表示難以理解;涂謹申則認為院方當日既然指控博昂志斷章取義,理應將所有電郵交予易小玲,「𠵱家係講緊易小玲個手術做成點,你冇理由唔畀個病人知」。涂續指,如電郵內容顯示博昂志的指控不成立,事件便毋須進一步調查;相反,院方如拒絕交出電郵,易小玲一方或會向威院管治委員會或醫管局投訴,要求調查事件。
易小玲受槍傷後,曾在威院進行33次清創、重建及去疤等手術,但結果因骨皮瓣受感染,去年8月中要將所有移植重建的骨骼取出。負責重建手術的博昂志曾爆料,指易由馬尼拉返港當日,威院整形外科顧問醫生黃守仁為她進行首次傷勢評估時連番出錯。
博接受本報查詢時補充,指黃當時沒有妥善評估槍傷對易女士的臉部軟組織造成多大損害,導致放入重建用的金屬板後,傷口無法縫合,結果要移動金屬板,才勉強將傷口縫合,令傷口過緊,惟相關問題並沒有在手術報告紀錄。
等姊姊數據被指有問題
賴寶山上月與易小玲會面後見記者時,提及易當年手術日期安排的其中一個考慮因素,是要等待利用其孿生姊姊數據所造的顎骨模型完成,但博昂志直指此想法有問題,重建手術根本毋須用到孿生姊姊的數據製作模型。比較易在長庚醫院接受同類型手術,該院術前亦只需利用電腦斷層影像已可製作相關3D模型。博認為事件牽涉病人安全,應由立法會進行質詢。
對於上述指控,以及為何遲遲未就交出電郵表態,威院沒有正面回應本報查詢,只稱與易會面當日,已直接澄清她對治療過程的疑慮,並會繼續跟進她的關注及要求。黃守仁否認指控,稱他當時在手術報告已詳列評估資料,又指利用孿生姐姐的數據製作重建用模型,比用電腦數據更好。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今日開會討論公院手術成效,有議員對易小玲手術的爭拗表達關注,預料會上會討論事件,熊志添亦會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