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施政報告建議關愛基金向低收入青年發放一筆過津貼,但調查發現有關建議僅獲一成受訪貧窮青年支持,他們更期望政府創造職位空缺。調查團體提倡政府重推08年的社福「活動工作員」臨時就業計劃。
社福撥款應指明用途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上月訪問337名15至25歲、家庭收入低於領取N無人士津貼的青年。結果顯示,三成建議政府增設資助專上教育學位,六成半期望政府藉創造職位空缺協助貧窮青年。該會指出,政府應考慮重推活動工作員計劃,並鼓勵青年投身需求增加的行業,包括安老行業。
政府08年曾推出社福活動工作員,創造二千多個臨時職位,以便青年適應工作環境後轉職,計劃一度延長至下月,社福界恐一次過辭退這批工作員會癱瘓業界運作,曾促請政府把職位常規化,減輕社工工作負擔。
為解決社福界人手短缺問題,施政報告又建議向社福機構增撥四億元經常開支。但職工盟反指整筆撥款制度或令機構削減員工福利。
有社福機構前員工透露,其機構要求員工一個月內其中一周上班不可逾18小時,其餘周數加班,就毋須按勞工法例向僱員提供有薪年假、病假等福利,職工盟批評該機構走法律罅,建議政府撥款時指明款項用途,以免機構用作其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