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的垃圾徵費諮詢上月完成,諮詢文件建議徵費30元至70多元。該會主席兼行政會議成員陳智思表示,諮詢期間較多意見指三人家庭每月徵費不應逾30元。有環團質疑金額過低,建議改為按量徵費。
陳智思昨天指,較多意見提出的金額,較諮詢文件建議的更低,他本人也贊成收費不宜過高,否則會弄巧反拙,觸發更多非法棄置。政府將會在個別大廈推行先導計劃,探討垃圾徵費引申的問題,預計今年第三季向政府提出具體建議。
環團質疑每月30元太低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政府會物色私人屋苑和公共屋邨作先導計劃試點,今年上半年內展開。由於徵費金額不多,故此不打算豁免基層付費,惟會以間接方式幫助他們。
黃錦星強調,徵費旨在改變市民生活習慣,收費水平非關鍵。當局也正研究其他配套處理垃圾問題,他下月與立法會議員到歐洲考察,吸取轉廢為能的經驗。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質疑每月30元以下是太低,未能為市民提供足夠誘因減廢。該組織早前在大型屋苑試驗,逐個垃圾袋向居民收費,3元一個15公升膠袋,1元一個5公升膠袋,計劃實施後,屋苑的垃圾減少兩至三成,可見垃圾按量徵費有成效。
何漢威又指,基層並非製造最多垃圾的群體,不會經常用即棄產品或購買新物品,不一定要提供關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