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現年55歲、執掌港大法律學院11年的陳文敏,將於今年6月底卸任,由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律學院教授何耀明接任。陳指,任內最高興是教導學生對公義要有執着,不會只盲從制度。至於任內遺憾,則是本港自回歸後,一直缺乏有關法治的普及教育,認為特區政府對此「難辭其咎」。
盼學生「唔係盲從制度」
陳文敏在1999年任港大法律系主任;2002年學系升格為學院後擔任院長,今年6月底卸任。陳稱,何耀明早前已到港大熟習環境,準備交接工作。對於何來自「一言堂」政府管治下的新加坡,陳相信問題不大,指何對法治原則有堅持,「佢對新加坡政府都有幾多強烈批評」,加上何熟悉東盟運作,相信有助港大法律學院放眼世界,讓香港學生對新加坡這個主要競爭對手更「知己知彼」。
陳文敏治下的港大法律學院兼容並蓄,提倡佔中的戴耀廷與保守建制的陳弘毅也是教職員;陳文敏稱,不會期望繼任人延續其管治方式,強調不同人有不同處事作風。
他任內最開心是教育下一代對法治的堅持,卸任後會繼續教學工作,「希望每個學生對公義都會執着,而唔係盲目服從一個制度,香港係需要呢啲嘢」。問及他有何遺憾,陳文敏指,雖然香港大部份市民都認同法治重要性,但本港有關法治的普及教育,回歸後一直「冇進步過」,「回歸至今,睇唔到政府或公營機構有推廣法治」。
回歸前曾任公民教育委員會成員的陳文敏稱,港府回歸前一直有向市民教育法治和人權的工作,回歸後卻改為推廣《基本法》,法治和人權教育只淪為當中一小部份;政府更約在2000年起力推國民教育,「97後政府根本唔再講法治人權教育,課程基本上冇晒」。他認為法治教育不足,加上1999年政府為推動人大釋法,不惜挑起中港兩地人民矛盾,結果令本港社會越見分化,政府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