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花五百億美元的「普京大帝加冕式」或索契冬季奧運會開幕式上周開幕,可惜贈興的人少,掃興的人多,再加上超支問題嚴重,「加冕式」顯然達不到普京重新豎立國威的目標,五百億恐怕是白花了。
說索契冬季奧運會是「普京大帝加冕式」一點不誇張。普京從二千年掌權以來一直以重建俄羅斯聲威為己任,夢想成為現代「彼得大帝」。好不容易藉石油、天然氣漲價提振經濟,又集大權於一身,終於令俄國成為跟中國、印度並肩的新興強國,不再是歐洲病夫。今次索契冬季奧運正好展現他的治績,並洗脫前蘇聯一九八○年奧運被杯葛的恥辱。簡而言之,普京把冬奧視為象徵俄羅斯復興的大事,是肯定普京治績功績的大事。只要冬奥辦得好看,「普京大帝」便似模似樣,就像帝皇加冕一般。
此外,在普京的盤算中,八○年莫斯科奧運會被西方國家杯葛,一場標誌國家興盛的大事泡湯了。假若索契冬奧能成為真正國際盛事,成功吸引各國領袖及四方遊客,俄羅斯的聲名便可以超越全盛時期的蘇聯,普京的權勢也可超越曾令全球膽顫心驚的前蘇共總書記布里茲列夫,直追當年的彼得大帝。他怎能不對冬奧期望殷切呢?
很可惜,普京千算萬算的加冕式碰上兩個「不速之客」。首先是西方大國領袖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英國首相卡梅倫、德國總理默克爾及法國總統奧朗德都不肯應邀赴會,令貴賓席顯得冷清;情況雖不致於像被杯葛的八○年莫斯科奧運那樣冷清清,但人氣有限,沒能成為國際外交及傳媒焦點,對一心弘揚國威的普京實在是一大打擊。
更大的掃興來自跟普京仇深似海的中亞、車臣回教恐怖組織。就在索契冬奧會舉行前一個月左右,他們對索契附近的大城市伏爾加格勒火車站發動炸彈襲擊,造成六十人死傷。大爆炸的畫面更震動全球,讓世界各地政府及民眾都看到,普京的鐵拳沒有他說的厲害,普京的鐵腕統治沒有想像中厲害,反對派固然沒有臣服,境內的回教游擊隊更是蠢蠢欲動,隨時發難施襲。當大家發現普京連國內保安也未能維持時,他的大帝形象自然立時褪色。
索契冬季奧運會當然還有一些捧場客,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及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俄羅斯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潘基文秘書長不可能不賞面,否則聯合國事務難以推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拉攏普京應付美國的圍堵及日本的挑釁是眾所周知的事,他來撐場是不奇怪,但習近平代表的是專權政府間相濡以沫,來了對提升冬奧的地位與吸引力沒有太大幫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來索契更是充滿自己的打算,一方面希望避免俄羅斯一面倒向中國,影響日本在東亞的位置及地區勢力平衡;另一方面則想跟普京直接談談北方四島主權問題,好向國民顯示他是有為領袖,讓下跌的民望回升。顯而易見,中日領導人來索契都各有懷抱,並非純為贈興,更不足以提升索契冬奧的吸引力。
普京想藉今次索契冬奧「升呢」為大帝的夢想已成妄想,而一旦大會出甚麼亂子,導至有運動員死傷,普京不要說成為現代「彼得大帝」,他的政權也會出現重大危機。
盧峯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