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台灣中央研究院一位院士(即有學問之人啦)同枱吃飯。沒有各自修行,自自然然討論香港問題。他說,大陸人自由行到香港,引起香港人反感,是數量問題,不是質素問題。
是的,換了現在每日有一百萬歐美人在香港,就算你看不到搶奶粉,也會看到醉酒鬧事fuckfuckfuck,又撩事又撩女。換了有一百萬日本人在香港,就算你看不到隨街大小便,也會發覺飲無清酒食無魚,A片氾濫,到處蒼井空波多野結衣。
香港政府可能亦同意院士的看法,奈何孫VS阿爺還是有難度的。
台灣對大陸人問題一直特別敏感。
台灣本月底將討論大陸自由行每天開放申請人數配額,從現行三千人提高為四千人,並再開放試點城市,預計今年6月底前實施。
這個數字與香港的每日逾十五萬人入境,一年五千四百萬人次仍然差很大。
但台灣人已經緊張起來。素有台灣「觀光教父」之稱的嚴長壽就警告,一味衝陸客人數,帶不進優質觀光客,台灣將踏上「香港化」的不歸路,只會毀掉台灣。他舉例曾入住尖沙嘴一間五星酒店,司機卸下行李後,門房問他行李要自己提還是要幫忙提。他指定無菸房,櫃台竟要求他簽名保證絕不抽菸,連要求換較大房間,也搞了一個半小時,「對客人的信任蕩然無存,服務品質慘不忍睹」。他認為是大陸旅客大量湧入,逼得香港五星酒店必須改變服務方式。
嚴長壽又認為政府若不懂控管觀光客的成長,將是一場災難,花東風景線會被遊客的噪音所淹沒,盲目的商人拚命建旅館接待陸客,「台灣將走向香港後來面對的狀況,台灣人的生活品質將被擠到消失」。
行文至此,台灣記者協會突然出聲明稿,指台灣行政院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今日出訪中國,要完成兩岸事務主管機關負責人的首次歷史性會晤。申請隨團採訪的台灣《蘋果》、美國自由亞洲電台駐台記者,卻遭中國拒發採訪簽證,且未說明拒絕理由。記協指王郁琦若無法表達嚴正抗議及提出解決之道,便是漠視中國踐踏台灣記者採訪權,違背民主精神,呼籲王郁琦要求中國政府解除限制,給予台灣媒體無差別之公平待遇,以維護新聞自由,並應在談判過程中簽訂「新聞自由保障協定」,廢除新聞審察制度,保障記者採訪、報道、人身等自由。
轉換題目,因忽然感動。
我一個香港人在台灣工作10年,沒有甚麼外面的朋友,有時更會覺得孤獨(謹守壹傳媒教誨,高層對外應六親不認,無敵無友。)但此刻卻猛然發覺,原來台灣人與我同行。
mailto:[email protected]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