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29日早上,美國佛羅里達州一間墮胎診所外,極端分子保羅希爾(Paul Jennings Hill)槍殺了兩位醫生及診所義工,造成慘劇後被捕。他在獄中受訪時表示,所有為孕婦做墮胎手術的醫生都是連環殺手,因此要以暴易暴,這訪問啟發了艾力魯鐸夫(Eric Robert Rudolph)。
兩年後的亞特蘭大奧運,魯鐸夫在奧運場館附近繞圈,尋找適合位置以繼續宣揚保羅希爾的訊息。他發現百周年奧運公園保安鬆懈,是個好地方;但他裝上土式管製炸彈的貨車被小偷打破玻璃,為免惹起懷疑,他被迫走到克利夫蘭配置玻璃窗;奧運已進行一星期,他心急了……
1996年7月27日午夜,魯鐸夫設置了55分鐘的倒數引爆裝置,然後到3個街口外的電話亭撥打911,當他想透露炸彈位置及宣揚訊息時,電話離奇斷線;他急壞了,怕不能及時向警方通報,於是再跑兩個街口找電話亭,報警說明炸彈位置。這遲來的通報,卒造成1死111人傷的炸彈襲擊。
如果電話亭沒有失靈、如果小偷發現炸彈、如果沒有保羅希爾的訪問,如果每一步只有輕微移動……炸彈襲擊便不存在。荒謬的是,魯鐸夫過於專心放置炸彈,卻忘了宣揚訊息,當時外間還以為是針對美國的報復行動。
炸彈只是炸彈,它本身不帶有任何訊息;無論有甚麼要爭取,平民或運動員從來都不是談判籌碼。希望今年幾個大型運動會得以順利進行。
龍華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