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中國僱主請了英國管家,多次請他的朋友給家裏打電話。知道為甚麼嗎?因為他的朋友每次都會聽到:您好,我是管家,請問有甚麼能幫到您?」在中國開有分校的荷蘭國際管家學院院長羅伯特.維尼克用這個比喻,點出部份中國富豪請外國管家的實質。
「以為付錢一切理所當然」
維尼克指,中國富豪請管家動機與西方不同。在西方,主人和管家關係近乎密友,為讓主人盡可能舒服,管家對主人的熟悉度甚至超過自己;管家為主人打理一切。但在中國,僱主更多把管家當成僕人,而不是平等的僱傭關係。
「中國僱主很少會對管家說謝謝,他們以為只要付錢一切都理所當然。」維尼克直言,請個管家來炫富是中國富人的普遍心態。不少中國僱主認為,他們有錢就可以有權,僱用歐洲人做保母和管家,是地位與眾不同的象徵。
內地有個段子,或可反映國人心態:人生最高境界是「拿沙地工資,住英國房子,戴瑞士手錶,娶日本老婆,做泰國按摩,開德國汽車,坐美國飛機,喝法國紅酒,抽古巴雪茄,穿意大利皮鞋,看奧地利歌劇,請英式管家,僱菲律賓女傭,當中國的幹部」。
廣東《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