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有一面旗子,見了就知道是「自己人」:那是台北寶藏巖咖啡店「尖蝌」老闆阿發設計的反核旗,米白的棉布,湖水綠的島,寫着:「反核,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最初是號召百家商店掛旗,很快已經遍佈台灣各個角落,但凡掛出這張旗子的書店、咖啡店、雜貨店等等,往往都是有心人,鍾愛本地農產、食物選書都額外認真,認住這面旗,可靠過香港優質「Q嘜」。
今個新年,會遇見的是「台灣好神貼」。
門神尉遲恭頂住「高抬怪手」,台灣稱推土機「怪手」,就是喝停推土機;門神秦叔寶看着「保庇咱厝」,「厝」是福建話指「家」或者「屋子」。產品說明寫得很好玩,把這兩幅畫貼在家門顯眼處,就可以「擋怪手、治惡鬼、保家園、庇子孫。」內含成份:「台灣人民的良心」;保存期限:「惡鬼除盡,法力方休;良心正義,沒有期限」。
用紅包錢製貼
這「台灣好神貼」的發起人,是大學社工系講師方昱和社區工作者毅綸。香港市建局不斷把社區多年街坊商舖連根拔起,台灣亦有連串「都市更新計劃」,例如苗栗縣竹南鎮大埔就因為要擴建科學園區,被徵收及強制拆除房屋。去年大埔因為交通用地,有四戶被強制拆除,首當其衝的「張藥房」東主張森文後來被發現倒斃排水溝渠。
怪手拆掉張藥房的一刻,方昱非常難過,決定把父母慶祝她領到博士學位的兩萬新台幣紅包拿出來,請做設計的妹妹,製作出「台灣好神貼」,每對一百五十元新台幣,只印一千對,希望可籌得十五萬新台幣,不扣除成本全數捐給「台灣農村陣線」和「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
政府無能 鬼怪橫行
人民奮起 好神相挺
一方有難 八方來援
秦尉當前 辟邪擋災
門神上的細字,鏗鏘有力。「我們對於社區工作的信仰來自於『人』,『人』的價值應該高過一切,而不該隨意被經濟或者發展的名義來犧牲。……這份『台灣好神貼』算是我表達敬意與支持的方式,期望它能串連起更多的人,用最真誠的『信仰』表達我們最衷心的支持!當門神站立門前守護我們的家園時,我們將用更多的愛守護這片土地。」另一個發起人毅綸,在面書解釋。
方昱拿着第一對「台灣好神貼」到大埔,親手交給張森文的太太,對方溫柔眼光發亮地說:「等我家重蓋好了,我會把它貼在我家,我會記得是你們送我的」。
剩下九百九十九對「台灣好神貼」,最初靠方昱的學生去賣,一月多得台中「魚麗人文主題書店.魚麗共同廚房」開始寄賣,一時間,全台多間獨立書店紛紛出手相助。
好書店加好館子
我就是在「魚麗」買到「台灣好神貼」。「魚麗」主人蘇紋雯因為車禍,來到台中就醫,意外留了下來。家附近有甚麼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她的答案:一間好書店和一間好館子,這合起來就是「魚麗」:寬落的餐桌上,供應精緻的手工菜,食材從全台搜羅回來,旁邊偌大的閱讀區,自由讓社區小孩來看書,選的都是紋雯看過的好書,店裏並且寄賣優秀的農產品和設計用品。紋雯甚至會關注社區裏的未婚媽媽,因為她也是過來人,深知獨力帶着孩子的媽媽,份外需要支持。
不擔心租金?香港人永遠都在問。「業主還是加租啊!」紋雯大呻:「枉我談了老半天!」可是言談間,紋雯學到業主的家傳食譜「林家爌肉」,成了店裏的招牌菜,也增加一些收入,暫時還撐得住──這些傳奇的溫馨的美好的人情故事,總能在台灣發生。
抄下寄賣「台灣好神貼」的獨立書店和咖啡店名單,預感每一間,都會帶著這種敢於發夢、敢於說「不」的力量:台北的小小書房&小小生活協會啦啦隊、小麻雀二手買與賣;新竹瓦當人文書屋、苗栗竹南咖啡、台中默契咖啡、台南南十三咖啡13號咖啡、高雄三餘書店、花蓮日初公社、台東晃晃二手書店。
Profile:
資深記者,著作包括《剩食》、《有米》、《死在香港》等,相信垃圾都是放錯位置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