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馮小剛版的新春晚會,馮導烙印斑斑可尋。黃渤甩着手遛達着唱着歌,唱得還算順溜,「我的要求不算高」,忘了電視機前的觀眾對春晚節目的標準要求向來不低,黃渤究竟靠什麼取悅億萬觀眾,事先馮導肯定沒想明白,好在這廝長成這樣,顯得馮導的尊容周正多了。
馮小剛的哥們兒張國立在專職的幾位春晚熟臉主持人中擔綱挑大樑,一如他在電視劇中舉重若輕的表演一樣,觀眾看了輕鬆。場上的國立胖了許多,挺滋潤,許是為了增加春晚的喜慶氣氛,國立黑鞋黑褲黑蝴蝶結,上身最搶眼是玫瑰紅的西服,李詠缺席,若也參加主持和國立台上一站,不用道具不須手彩,像極了兩位中外魔術師在同台獻藝。李詠主持了多年春晚、「六加一」的那身打扮始終是西洋魔術雜技的講究行頭,不解的是李夫人當過春晚導演懂藝術有品味,怎麼一直沒勸勸老公換身行頭,詠哥的那兩條腿說什麼也不能讓他穿瘦腿褲。
資深小品明星蔡明馬年春晚炒了一回蛇年的冷飯,幾位搭檔中有岳雲鵬,台詞模仿小沈陽,腔調也學,央視讓岳雲鵬上春晚是給郭德綱面子,小岳險些忘了他是誰的徒弟,再多學兩口東北話,不知道的一準以為這孩子是二人轉的科班。其實他是德綱一手培養出的高徒,起先誰也沒有看好他能吃好這碗開口飯,郭師傅愛他厚道實誠,話故意這麼說:「這孩子就是讓他掃地,我也把他留在身邊」。私底下常為雲鵬開小灶,一晃幾年過去,小岳可以想吃什麼吃什麼了,千萬不要忘了古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有一個節目我從頭到尾看完,始終莫名其妙的是好像今年央視特別請了兩隊兩千年前古羅馬軍團的戰士,登上二十一世紀東方古國的春晚舞台,實在是有些不搭界。晚會開場不一會兒的組合節目是好幾個少數民族的歌舞表演,隨着舞種的不同,胡風胡旋的舞曲舞姿,熟悉的旋律充滿豪放的激情,提振了幾許晚會氣氛。
法國電影明星蘇菲.瑪索與熟諳法語的劉歡聯袂演唱法語歌曲,蘇姐臨場表現很討好,唱功也還過得去,但聽得出不怎麼專業,劉歡托得嚴實,才使法腔的合聲和諧而溫馨。蘇姐美人雖嘆遲暮,然其法國名媛的絕代風華當非庸粉可比。
電影《英雄兒女》的主題歌「英雄贊歌」,讓那位年輕的女歌手唱得蕩氣迴腸,最讓我欣賞的是這位可愛的女演員風姿風采像極了當年的女文工團員,眉宇之間有英氣,站立之姿有定力,令人想起電影中的女主角王芳的扮演者劉尚嫻老師。片子我少小時看了好多回,劉尚嫻在雄壯的軍陣前,背景是蒼鬱的松林,獨唱「烽煙滾滾」時的壯麗一幕,早已定格在那一片逝去的歷史的天空。《英雄兒女》電影劇本是根據巴金小說《團圓》改編。
一位年輕的女孩在晚會之始,穿着曳地長裙要在舞台上不停地旋轉至晚會結束之時,中場時張國立和朱軍看着她已緩緩轉了兩個來小時,朱軍說:「轉得多好,圓圓滿滿多吉祥」。相信我和許多觀眾不這樣認為,朱哥,你的女兒,你捨得讓她這樣轉嗎?節目有創意的同時,人文關懷一絲一毫不應減少,和諧社會最講求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