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重重】
阿里巴巴上市計劃從蛇年擾攘到馬年,今年能否「馬上上市」仍屬未知之數。對手之一、內地網購平台京東商城上月底在美國遞交上市申請,即被當地投資者質疑做假數;可以想像規模更大的阿里,無論赴港或赴美上市,皆困難重重。
美國投資網站The Street日前報道,京東商城向美國證監會遞交上市文件中,有多個疑團未解,其中包括網站連續多年蝕錢後,今年頭9個月才錄得6,000萬元人民幣盈利,但其中近半(約2,700萬元人民幣)來自政府補貼,資助標準無人知曉。
京東拖賬期達60日
同時,文章質疑京東作為銷售中介,經常拖欠供應商賬期長達60日,增加現金流。同樣從事網購平台的阿里巴巴,一般賬期僅3至5日。文章亦批評京東創辦人兼大股東李國慶擁有「不合理地高」的投票權及控制權,與投資者批評馬雲的說法如出一徹。
京東商城IPO集資額最多15億美元(約116億港元),屬阿里巴巴市值十分之一,已招諸多質疑。如阿里決定赴美上市,爭議聲音定更大;現時市場普遍共識,認為在美國上市的大品牌,必定會對淘寶網內出售的翻版山寨貨大舉討伐。
如阿里「回心轉意」選擇回港上市,困難亦不低。阿里要求「同股不同權」的上市模式,香港沒有先例;即使聯交所對此進行公眾諮詢,預料亦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