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務之急】
微軟作為全球最大軟件公司,近十餘年在鮑爾默領導下,雖然盈利可觀,但市值已較千禧年少近半,股份回報率亦差天共地。事實上,微軟近年在平板電腦及智能產品市場發展落後於同業,是新舵手上場後急需解決的問題。
鮑爾默曾取笑iPhone太貴
微軟創辦人蓋茨在2000年初交棒給鮑爾默任總裁,當時鮑爾默矢言要「專注於新時代帶來的機會」,約一年多後微軟就推出全新電視遊戲主機XBox,強攻遊戲市場,但當時面對實力強大的日本對手索尼及任天堂,微軟一直未能取得壓倒性優勢。
在遊戲市場尚算能分一杯羹,但流動市場則明顯輸在起跑線。在蘋果推出iPod後5年,微軟才於06年推出其Zune流動音樂裝置,但已錯過最佳時機,結果6年後就宣佈停產。07年當蘋果推iPhone時,鮑爾默又取笑iPhone可能是全球最貴的電話,難以吸引商業客戶,結果證明又再次錯失良機。
至2008年,微軟宣告洽購雅虎失敗,雖然保住荷包不算壞事,但其後推出自家搜尋器Bing,亦難以追貼Google,在搜尋市場大幅落後。及至去年收購諾基亞,配合Windows Phone系統再強攻智能手機市場,並推出Windows 8的平板電腦Surface,務求收復流動產品市場的失地,縮窄與蘋果及三星的差距,成功與否還看新總裁的功力和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