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稱「娣姐」的師奶仔陳火娣,是全港第一個扎鐵女學員,以39歲之齡,追逐埋藏20年的扎鐵夢,堅毅地克服了體能限制,在男人堆中贏得認同,她說:「冇目標、冇理想先會覺得辛苦,辛苦係睇心態,唔係工作。」這位中三畢業婦人所懂得的,強過不少大學生。
記者:龔蕙芝
20年前娣姐隨家人由江西移民來港,父親在家鄉是扎鐵判頭,「細細個成日跟阿爸去地盤,見到一塊爛地,變成一棟樓,好想參與其中」。來港後,陳父轉投飲食業,有一天突然慨嘆:「如果有仔女繼承(做扎鐵)就好。」娣姐的兩妹一弟都沒興趣,但扎鐵心願已植根在娣姐心中。當時19歲的娣姐「跟屋企人一齊做飲食,之後結婚生仔,要照顧家庭,環境唔許可去做(扎鐵)」。
娣姐有四個兒子,最年幼的只有5歲,去年大仔15歲時,娣姐覺得「係時候」了,「啲仔大咗(可互相照應),終於有機會可以行出嚟,做番啲我鍾意做嘅嘢」。
與同學搬260磅鋼筋
相隔20年,娣姐重燃扎鐵夢,最先通知爸爸。陳父在聽筒另一端開心得不停說:「好呀!好呀!」難得老公和兒子都贊成,「啲仔仲話『好開心,我媽咪係個技術人員』」。
去年2月到建造業議會面試,「有得面試嗰刻係最興奮!」但面試後,等足九個月才正式開學,上課第一天,全個地盤只有娣姐一個女學徒,男同學耳語:「一個女人得唔得㗎?」娣姐亦心想:「點解得我一個女人?」那時才知道她是歷來第一個女扎鐵學員。
娣姐坦誠體能和看圖紙(扎鐵施工圖)是最大難關。「鋼筋屈扎班」學的,包括專屬鋼筋的切斷、屈曲、縛扎等,雖要用力氣,但對娣姐來說,最要命的是每天一小時練習搬鋼筋,「先係四個人一齊搬支260磅(鋼筋),慢慢減到三個人,如果一個人唔得會連累其他人」。5呎4吋高的娣姐,體重只有110磅,起初男同學也提出幫她分擔多點,遭她拒絕,「𠵱家幫我,即係害我,出去(地盤)都要自己做」。
回家有四子揼膊按腳
每周五天半、每天八小時上學,初期娣姐每日都疲憊不堪,「但一返屋企,四個仔圍住你轉,一個幫你拎拖鞋、一個幫你揼膊頭、一個幫你鍊腳,又做埋家務,連老公都呷醋,諗諗吓就覺得『都唔係咁辛苦啫』!」娣姐甜甜地笑。
由飲食業轉做扎鐵,日薪由近300元跳到700元,娣姐不諱言薪金是吸引因素之一。但若純為薪金,不足以令她捱得過扎鐵的辛苦,「冇目標、冇理想先會覺得辛苦,辛苦係睇心態,唔係工作」、「興趣係大過乜!」儘管扎鐵要暴曬,她說:「曬唔死人。」要搬鋼筋,娣姐聳聳肩說:「辛苦就梗㗎啦,要完成心願就要付出。」
約五個月的訓練,至今已完成三分二。娣姐笑指皮膚黑了等如健康了,手臂亦結實不少,「以前抽袋餸覺得好重,𠵱家輕鬆咗」;初時擔心受男同學排斥,但至訓練中期,男同學已當娣姐不是女人,「連睇波、踢波都預埋我」。
行內是男人世界,又講人脈關係,但娣姐說:「我相信有表現,判頭會肯用我!」她將於3至4月接受工藝測試,通過後可取得俗稱「中工牌」正式成為扎鐵工,建造業議會將為學員尋找工作,並跟進就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