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原地產最新數據顯示,年初至1月26日,54個重點城市的新樓成交量比去年同期下跌15.6%。雖然專家認為內房成交可望於3月恢復,但內銀收緊房貸業務成樓市致命傷,估計今年成交放緩,更預料內房的黃金時代接近尾聲。
記者:李以莊 李芳芳
受到房貸業務收緊、內房企業債務問題以及預期3月兩會後或有新調控政策所拖累,一線內房股近半年股價下跌14%至34%不等,遠遠跑輸恒指4.28%的同期跌幅。
中原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26日,54個重點城市的新樓量為19萬個,比去年12月下跌11%,亦比去年同期減少15.6%。有外資分析員指出,內地上月樓市成交減少屬預期之內,主要受臨近春節的影響,而去年春節落在2月份。另一原因是今年初的整體信貸環境未有如往年般放鬆,延緩樓按貸款審批,但相信3月份售樓情況可恢復。
內房市場興衰,與銀行貸款業務息息相關,但隨着「水緊」的銀行年初繼續收緊對房地產市場的貸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預料,金融改革開放資本項目管制,資本市場或影子銀行有更多的投資渠道,會進一步削弱房地產的借貸能力,預料房地產的黃金時期「接近尾聲」。
觀望兩會出台新政策
大和資本亞洲股票研究部中國地產業研究主管林學海亦表示,銀行收緊樓按貸款業務,令買家觀望,拖慢發展商的售樓速度。市場將觀望春節過後的3月份售樓情況能否恢復,同業拆息會否回落,尤其是屆時舉行的兩會會否出台新政策,這些因素均影響整體貸款結構。他預期內房板塊短期表現仍偏弱,尤其是去年快速擴張及負債較高的內房,對銀根緊絀較為敏感。
德銀的報告就預測,今年中國的整體經濟增長為7.5%,M2貨幣供應量亦會增加12至13%,有利地產界,相信今年的房地產市場仍然暢旺。
中原地產中國大陸區總裁賴國強接受訪問時就預料,今年的內地整體樓價,不會比去年有所上升,相信會保持平穩,但交投量會比去年進一步回落,相信中央今年不會推出太突破性的調控措施︰「因為現時內地調控已經有好多招,但問題係執行同落實到唔到位,醞釀中的房產稅都一樣,如果一日未能提高非商品房供應,樓價都唔會大跌。」
但他指,由於去年一線城市的地價上揚,故預料一線城市、特別是黃金地段的房價會繼續飆升,但二、三線城市則出現供過於求,故房價會下調,出現兩極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