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在醉前:馬上有酒

酒在醉前:馬上有酒

馬年來臨,收到很多祝福訊息,離不開「龍馬精神」、「馬到功成」之類,但大熱跑出的,是「馬上有錢」。儘管沒有人喜歡做牛做馬,但在十二生肖中,馬是充滿活力的瑞獸,寓意吉祥。香港人對馬卻有別情,不會理會馬的生態,只會關注牠的狀態。這種所謂的愛,建基於錢錢錢。無論一班馬二班馬,能夠帶來橫財的就是好馬。

真心愛馬,會懂得欣賞牠的膘肥體壯,凝聚着爆發力的肌肉。烈酒講求力度,威士忌以馬來令消費者聯想到高酒精度,繪聲繪影。我還記得小時候經常在電視屏幕看到白馬威士忌的廣告,「白馬威水,仲使講咩!」然後很多人都開始稱威士忌做「威水」。White Horse是蘇格蘭混合型威士忌品牌,創於1861年,因為用上Islay島散發着濃郁泥煤味的Lagavulin而曾經流行一時。
既然有白,當然也有黑。加拿大的Alberta Premium最近也推出了一瓶Dark Horse,號稱加拿大其中最重口味的威士忌,不是以大麥,而是裸麥,或稱黑麥的穀物為原材料蒸餾而成,再以高烘焙美國橡木桶醞釀六年及十二年勾兌而成,起名黑馬倒是相當應景。

酒莊莊主多愛馬

用馬形容濃味威士忌可以想像,對於優雅溫柔的葡萄,則看似難以跟馬扯上關係,不過,偏偏很多莊主卻是愛馬之人。不少酒莊除了釀酒,也有養馬,其中最著名的,可算是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Rothschild家族養馬歷史悠久,除了賽馬,還有馬球用馬,不少明星馬都是由他們飼養出來的。意大利Tenuta San Guido的莊主Mario Incisa della Rocchetta也是養馬人家,被譽為史上最佳馬匹的賽馬Ribot,擁有連勝16場的驕人紀錄,後來也被他買下。他因為馬認識了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才萌生釀酒念頭,否則便不會有意大利酒王Sassicaia的出現,引發了Super Tuscan熱潮,改寫意大利葡萄酒發展史。曾經有不少傳聞,指Sassicaia的波爾多葡萄品種,是從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偷運到Tuscany的,換句話說,Sassicaia就是意大利的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後來莊主否認了。
葡萄牙的Casa Cadaval,距離里斯本80公里,由貴族Álvares Pereira de Melo擁有,佔地5,400公頃,是歐洲最大的莊園,但種植葡萄的面積僅得42公頃,用來養馬的地方反而更多。我第一次站在數以百計的馬旁邊,心情有點莫名的興奮。
波爾多的Chateau La Lagune也跟馬有淵源,現任莊主Jean-Jacques Frey在2000年收購,女兒Caroline在2004年出任釀酒師,之前她是騎術冠軍,但因為要接管家族生意,因此放下馬匹,修讀釀酒學。現在她唯一接觸馬的時間,是她在Rhone Valley的Paul Jaboulet酒莊,因為那裏的斜坡拖車用不上,只可依靠馬。

現在不少葡萄園即使不是開墾在斜坡,亦會用馬犁田,因為嚴格奉行生物動力學耕作法(Biodynamic)的酒莊,相信機車會污染葡萄園,於是採用動物代替。牛是可以的,但馬就看起來更有氣勢。例如布根地Romanee-Conti在Vosne-Romanee的葡萄園,犁田的馬經常被一大班酒粉圍觀拍照,牠可能是葡萄酒世界上曝光率最高的明星。Chablis的Jean-Marc Brocard酒莊,少莊主Julien Brocard近年迷上了生物動力學耕作法,也嘗試在一小塊葡萄園開始以馬匹犁田。在智利的Vina Vik,葡萄園中也有馬的蹤影,不過,牠的工作不是耕田,而是載人。這家位於Millahue的超級酒莊,總面積超過2,000公頃,要參觀在山坡連綿起伏的303公頃葡萄園,沒有比騎在馬背上更好的方法。我騎馬的第一次,便獻了給智利。我在智利的Valdivieso酒莊,也喝過一瓶馬酒。這瓶稱為Caballo Loco的奇酒,意思是「癲馬」。本來以Cabernet Sauvignon、Malbec、Syrah及Carmenere勾兌而成並沒有甚麼奇怪,奇在她以西班牙Sherry酒的Solera方法釀造,酒桶中的酒只有一半拿來灌瓶,餘下的一半會與新年份混合。這樣一來,釀造年份越久,在酒桶裏的酒便帶有越多來自不同年份的特色,逆轉了一般葡萄酒的單一年份概念。Caballo Loco當然不可以用年份分類,而是一個編號,例如我喝到的Number Eleven,包括了50% 2006年新酒,另外50%,則含有由1990年至2005年的舊酒。

Valdivieso Caballo Loco是智利的癲馬。

生肖為題融入中國文化

癲馬離經叛道,爆炸力驚人,我的釀酒老師Mario Ercolino,釀造的旗艦酒Nativ Eremo San Quirico亦以一匹飛躍的駿馬為酒標設計。這瓶由他的首本葡萄品種Aglianico打造的Campi Taurasini,獲得意大利99高分,喝得我五體投地。剛巧由他擔任顧問的Cavalierino酒莊,亦以馬為主題,在這家位於Montepulciano的酒莊,你可以在周圍找到很多馬的雕塑,莊主Aurelio Busani旅居香港多年,會以普通話介紹他的酒莊叫做「小木馬」。旗下以卡通化小木馬作為酒標的產品,鮮艷可愛,年前更贏得Vinitaly的設計大獎。
癲馬也好,馴馬也好,若以中國生肖為主題,才更能融入我們的飲食文化。Salvatore Ferragamo旗下酒莊Castiglion de Bosco去年已經率先推出了馬年版Brunello di Montalcino Riserva,金色酒標上面是一匹由中國畫家繪畫的駿馬圖,顯然是衝着中國急速冒升的葡萄酒市場而來。新西蘭的Gibbston Valley酒莊,有一塊名為China Terrace的葡萄園,生產的葡萄酒也會以中文字寫出生肖年,到了2014年產品面世,便會出現「馬年」 Pinot Noir了。由香港釀酒師劉涵濤在澳洲釀造的傳(Chuan),也會以中國生肖年的動物放在酒標,但需要耐心等待一下。怡園酒莊的短歌行則搶先拜年。位於山西的怡園酒莊也由香港人經營,是首間在國際酒壇闖出名堂的中國酒莊。少莊主陳方由2002年起特別製作一批賀年酒,屬非賣品,只為給業界率先感受一下新年份的品質。更有意思是她會給女兒抄寫古詩作為酒標,提高她們對中國文化的興趣。
至於葡萄酒世界最為人熟悉的馬,相信非Chateau Cheval Blanc莫屬。這家波爾多右岸Saint-Emilion一級酒莊,建於1832年,一直受到世界酒粉膜拜。Cheval Blanc的意思是「白馬」,不過酒標卻沒有馬匹圖案。酒莊於1999年與Terrazas de los Andes在阿根廷Mendoza合作釀製Cheval des Andes,讓這匹白馬跑到新世界。有趣的是,Saint-Emilion除了白馬也有黑馬。Chateau Cheval Noir聘來Chateau Angelus莊主Hubert de Bouard作顧問,以100% Merlot釀造,雖然身價只及白馬十分一,但誰又可以預計黑馬的潛力?

Montepulciano的Cavalierino酒莊以馬為主題。

怡園酒莊的短歌行是慶祝馬年的非賣品。

Castiglion del Bosco為馬年推出的Brunello di Montalcino特別版。

作者:劉偉民

現任大中華酒評人協會主席,自由撰稿,偶爾著書出碟教學釀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