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去南極旅行,臨走做功課,在香港,若是想找一個真正了解極地的人,非李樂詩博士莫屬。正好由她主催,馬會贊助的「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也在中文大學開張,這天便約了這位極地專家一起去了一趟中大。
自從一九八五年起,李樂詩就往南北極跑,她是最早關注全球氣候變化的香港人之一,近三十年來,一次又一次踏足南北極,跟中國的極地科學家合作,用文字和影像紀錄了極地的研究工作,最長一次在南極的「長城站」住了半年,她居住的那個集裝箱改造的小房間,現在博物館也複製了一個,面積不到二百呎,她就在那裏寫稿工作,小小的空間,更顯出她巨大的毅力。除此之外,最近因為在南極救人而自困的中國「雪龍號」也是她熟悉的交通工具,在博物館的展品中,也有她在船上的生活用品,搪瓷飯碗,搪瓷臉盆,臉盆同時也是菜盆。整個博物館也以「雪龍號」為主題載體,令人走進去就如登船一樣,然後去看南北極,去看北冰洋。看到的大部份陳列品和圖片、影像資料,都是李樂詩二十多年的心血結晶。
那都是看起來離我們很遠的事情,但又那麼切身,在博物館裏還有一幅模擬香港地圖,可以憑手指感應驅動畫面,以海平面上升三米為標準,看看屆時香港會被淹掉多少地方。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關心氣候變化的原因,因為我們有份承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