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最痛】
房協深水埗喜雅共分兩座,每座有4個低層特色戶出現平台相連的情況。房協已收到上述同類單位業主的查詢,可否在兩戶平台之間興建結構性圍牆,發言人回應,業主可自行向屋宇署提交入則申請。
喜雅於2012年中挾首個港人港樓名義開售,共接獲3,100港人登記,開售當日即沽清。該項目1座及2座的低層特色戶均設平台,從樓書圖則可見,A室及F室平台相連面積比C室及D室更長更廣,相信此類單位的業主最頭痛。
資深驗樓師賴達明表示,興建約1米高結構性圍牆的費用約5,000元,並且必須委聘註冊結構工程師向屋宇署提交入則申請,相關顧問費用約2萬元,整個申請過程,由提交至批准需約半年至一年。不過,有關申請不保證實批,屋宇署需要計量相關平台是否可以承受相關結構性圍牆的重量,對大廈結構會否造成影響。如果業主未經許可,私下興建結構性圍牆,將被視為僭建,觸犯建築物條例。
如果這類單位業主決心申請興建結構性圍牆,查實可以死心。房協發言人表示,當年向屋宇署入則興建喜雅,屋宇署不批准在該平台之間興建結構性圍牆,否則現在不會沒有圍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