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就愛吃飯,粥粉飯麵中,我永遠覺得飯是最好吃的。而飯的各種煮法之中,我又覺得白飯是最美味的,白飯最能吃出飯的真味。白飯之中,泰國茉莉香米及日本珍珠米都是我至愛,前者香,後者甜,如瘦燕肥環,各有魅(味)力。
身邊朋友多數喜歡吃「有味飯」,如炒飯、焗飯、湯飯、碟頭飯、煲仔飯、意大利飯、西班牙飯……即使本來吃的是一碗白飯,也喜歡用多汁的餸來撈飯。香港人的家常菜中,番茄炒蛋、粟米斑塊、番茄紅衫魚之所以受歡迎,皆因可以用汁撈飯。 遇上一碗好飯,用汁來撈,就像一個美女,搽多了脂粉,是很可惜的事。基本上所有的飯,細細品味,都有獨特飯味及甜味。白飯搭配不同的菜肴,有時更能突出菜肴特色,又可成為一個菜肴與下一個菜肴之間的過渡,讓舌尖稍作歇息,品出真味。
這次去泰北,一心想吃幾碗白飯,可惜,再好的泰菜餐廳,端上來的白飯溫度都欠奉,可能與當地氣溫有關,常年夏熱的地方,人們不習慣吃冒着白煙的熱飯。而溫熱偏冷的白飯,像遲暮氣短的英雄,徒叫人惆然。
結果在泰北吃了很多炒飯,以及炒河粉、湯河粉。泰國米質地「陽剛」,用來炒飯甚好,也收貨了。
https://www.facebook.com/yoyo.kowaiy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