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兩年多前美國CNNGo網站挑選出全港最佳五大濕街市,如九龍城街市、中環嘉咸街露天街市等,讚揚貨品種類繁多、價錢便宜。惟領匯翻新街市後,化身為高級超市,逐步將舊街市消滅,食家及文化人均指傳統濕街市人情味濃厚,去買餸就如尋寶,並非一般連鎖超市可以取代。
著名食家劉健威最喜歡到九龍城街市、灣仔街市及鴨脷洲街市買食材,他大讚濕街市及露天街市熱鬧,又有人情味,「種類多、煮嘢食諗頭都多啲」。他指舊式街市又可與檔販直接溝通,「買吓買吓大家都建立咗感情,見到你一齊講吓是非,之前試過買咗兩隻花蟹680蚊,我帶唔夠現金可以記住數先,唔使袋錢都搞得掂」。他抗拒領匯將旗下街市超市化,將扼殺濕街市獨有的人情味及性格。
文化葫蘆創辦人吳文正多年來一直研究香港濕街市,追溯過去,1920年香港已經有濕街市,見證香港的發展。
「熟客留啲靚嘢畀你」
他稱自己特別喜歡行濕街市,除了有濃厚的人情味,親切感更強烈,「落街買餸,如果係熟客仔自然會特別留啲靚嘢畀你、平啲畀你咁,大家會有咁樣嘅交流,又有人情優惠,唔使攞張coupon,或者攞張卡先有優惠」。
吳文正稱,雖然濕街市給人污穢、混亂的印象,卻是亂中有序,每次去都有驚喜,認為濕街市是港人的集體記憶、城市風景的一部份,盼可保留街市的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