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情人節快到了,愛河中浮游的你,已經訂好了禮物沒有?20歲的港大生文舒穎(Stephanie)休學一年,獨個兒闖蕩東南亞,最近蕩到印尼爪哇一個小村落,發掘到逐漸式微的銀器飾物。她與當地銀匠合作,為香港情侶訂做銀戒指,既獨特,又可貢獻落後地區的傳統工藝。
記者:蔡元貴
位於印尼爪哇中南部的庫塔歌德(Kotagede),有個曾經盛產銀匠的小村Jagalan。曾幾何時,Jagalan幾乎每家每戶都是銀匠,靠鑄造銀器為生。但自從2002年峇里島發生恐怖襲擊,遊客大減,銀匠失去了主要的收入來源,加上2006年大地震,很多房屋損毀,銀匠都轉職建築工人,2,000人的村莊,現在只剩下11名銀匠。
Stephanie就在這時候漂蕩到Jagalan。去年9月起,就讀港大國際商業及環球管理學三年級的她休學一年,自發「背包裏的社企夢」計劃,展開為期一年的亞洲背包之旅。她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和檳城逗留了三個月,印尼是第三站。
收入撥捐當地機構
話明是社企夢,Stephanie出發前想好,每到一個地方,都會跟當地人合作解決社區問題。她與當地社企合作,透過網站向港人宣傳Jagalan的「omah-omah」情侶銀戒指,部份收入撥捐當地的志願機構。網絡媒體《城市日記》( http://www.urbandiarist.com)報道了此計劃,Stephanie立即收到了幾份定單。
「omah」是爪哇語,解作庇蔭,「omah-omah」則有互諒互讓的意思。Stephanie說:「喺爪哇文化裏面,離婚係一樣非常差嘅事,差到一個地步,村民可以數得出,呢個2,000人嘅村裏面,有邊5對夫妻係離婚。」
銀戒指代表的愛意無限,銀匠的收入卻很有限。Stephanie說,他們很窮:「我開始個project,接咗單,等咗幾日佢哋都未開始做,原來佢哋等緊錢買材料,佢哋連買料嘅多餘資金都冇。佢哋唔係窮到要乞食嗰種,但一日收入真係唔係好夠食三餐。」
與Stephanie合作的其中一位年輕銀匠,去年11月大學畢業後,立志要繼承父業,做全職銀匠,竟遭父母強烈反對,質問兒子為何加入夕陽行業,社企計劃挽回他的自信。至今「omah-omah」銀戒已售18對,年輕銀匠終於獲得父親認同。由於限量訂做,而且製作及運送需時,訂購限期今天截止,只餘七對。詳情請瀏覽 http://jagalansilver.tict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