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歲片年初一票房創新高中國電影市場 10年內全球No.1

賀歲片年初一票房創新高
中國電影市場 10年內全球No.1

【專題】

不少人會睇賀歲片,內地馬年賀歲檔大收旺場,單是《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及《爸爸去哪兒》兩齣電影,大年初一票房便創新高,達2.2億元(人民幣.下同)。業界對中國電影市場未來10年前景大感樂觀,預測票房不但將會突破千億元大關,亦可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電影王國。
記者:周燕芬

今年內地賀歲片以《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和擁有6億電視觀眾的《爸爸去哪兒》大收旺場,馬年首3日票房分別錄得3.07億元和2.43億元。今年賀歲片競爭激烈,華語片達5、6套之多。

國藝娛樂主席冼國林估計,今年中國電影票房增長達20至30%。
 黃偉傑攝

冼國林:票房將破千億

國藝娛樂文化(8228)主席冼國林保守估計,今年中國電影票房增長達20至30%,約為250億至260億元,1年製作電影逾500部。按現時內地經濟(GDP)7%增長計,「中國電影市場10年內將衝破千億元大關」。中國現時已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他估計20年內有機會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電影王國。
香港電影製片家協會主席洪祖星則有所保留,「中國特技片同動作片,跟美國差距仍然好大!」暫時難見有超越的機會。美國本土電影市場規模為800億港元,美國片於全球電影市場總規模則達2,700億港元。若只是與美國本土市場較量,則預期中國於未來10至15年可超越美國。在內地看電影一點也不便宜。冼國林指一線城市如北京,一張戲票售價高達120元。這亦解釋為何內地打擊翻版影碟始終不成功,「全面禁止,窮人點睇電影?」
去年內地的電影製作費用開支顯著減少,影響白馬多媒體(100)電影廣告收入亦減少800萬至1,000萬港元。白馬首席營運官張懷軍分析,由於2012年只有數千萬元小本製作的《泰冏》也能創出10億元票房收入紀錄,因此投資者都想搏一搏,減少電影開支。

今年行業廣告開支料增加

去年除了《西遊降魔篇》於內地大收12.46億元票房外,第二位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只得7.19億元,他預期今年的電影行業廣告開支會有所增加。
內地大製片商華誼兄弟,受惠內地電影市場蓬勃,深圳上市的股價於過去一年亦急升了92.42%,1月底升至30.71元,並預告2013年度業績盈利按年增長達160%至180%至6.36億至6.8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