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指數急跌內地經濟轉弱

航運指數急跌
內地經濟轉弱

【外貿警號】
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運價指數不僅反映國際航運業狀況,亦是內地經濟的雨晴表。該指數由去年12月高位大跌逾半,反映貿易活動轉弱,內地出口呈現放緩。而銅價連跌9個交易日,將創18年最長跌浪,釋放內地經濟活動減慢的訊號,為環球經濟前景響警號。
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用作衡量如鐵、礦石、水泥和煤炭等主要原材料的運輸費用,周一下跌1.53%至1093點,相較去年12月12日高位的2337點累計回落53%。
事實上,該指數與大宗商品需求及內地經濟表現關係密切。去年7月,內地經濟刺激措施出台,增加內地對大宗商品包括銅、鐵和礦石等需求,帶動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由去年初約700點水平,飆升至去年10月約2100點。

銅價掀18年最長跌浪

然而,內地經濟數據在今年表現欠佳,1月內地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跌至半年低位,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亦在年初開始下瀉,顯示內地貿易活動減慢,內地經濟下行受壓。
此外,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亦是紅銅的主要消耗國,銅價近期持續向下,亦是內地經濟活動放緩的寫照。截至周一為止,倫敦3個月期銅已連跌9個交易日,創18年最長跌勢,倫敦期銅昨日曾跌0.31%,跌至每公噸7,016美元的兩個月低位,過去12個月累跌15%,若連跌十日,將創27年最長跌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