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字部:日煲兩次粥底

食字部:日煲兩次粥底

和妹記同樣是家庭式經營,位於長沙灣青山道的新耀榮,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線。新耀榮有五十年歷史,前身是新記大牌檔,97年遷入現址。二○○一年,老闆年事高,由夥計李欽榮接手打理,才易名為新耀榮。每朝清晨六點便開門做生意,迎接新一天的顧客,一直做到凌晨才關門,每日如是,風雨不改。店內粥品多達三十款,生滾粥、菜乾粥,連瑤柱蠔豉粥都有;炒麵、布拉腸粉、各種油器還未夠,更有自創的牛肉腸加太陽蛋,沒有舊粥店的老態。要應付這個產量,店舖差不多要24小時運作,每日煲兩次粥底,早一次午一次,才夠一天應用。

米透氣五小時更香

老闆李欽榮是廣東郁南人,他爸爸在鄉下亦是賣粥維生,「我們是農村人,鄉下沒甚麼好東西食,自小食粥食到大。」他做的是最傳統的明火白粥。明火白粥,顧名思義,就是用猛火,沒加任何豬骨等配料煲成。問他有何秘訣?「當然是米呀!煲粥的米很講究,我們用的是澳洲雙羊米和泰國絲苗米,比例大概四比六,前者口感煙韌,後者有米香。另外,米多雜質,要洗得乾淨才落水,否則會有異味。洗前還要先放置約五小時,令米透氣,才能發揮米香。」見他前後洗米約五次,才開猛石油氣爐煲,水一滾,便落在足足有成年人般高的大鐵煲內,還要站高兩級才夠高不停地攪動,十五分鐘後停手冚蓋,工夫多得很。「水滾,才能下米。要一路用猛火,使米粒互相撞擊而起花,加上水流向上,米粒不易下沉黏底,所以一定用高身大煲。」個半小時後,米已開花,轉中大火,這時候可以下腐竹再煲多半小時,至起膠便成。「用明火煲粥才可以有綿香效果、夠米味,現在粥店大多用高壓爐代替明火煲,雖然不怕黏底,但粥卻太糊而欠米香,放久了還會出現米與水分離,不好吃。」這一煲粥,是他的心血之作。

用瘦肉吊味

別以為粥只是用白水煲成,一定淡而無味,原來內有乾坤。只見粥檔內均用火爐滾着四桶粥,一爐是白粥,一爐是菜乾粥,另兩爐則是用來滾料的粥,各放入約一斤瘦肉。「瘦肉可以用來吊味,令粥更鮮甜,又不會太肥膩,我們連味精也沒加,夠天然。」多年來,他們用銅煲滾粥,像魚腩粥,將粥和每朝送到的新鮮鯇魚片同時放入銅煲,一滾便熄火,魚片灼至七成熟,送到客人面前時火候便剛好,入口軟滑。不過並非每種粥都需要生滾而成,像免治牛肉粥、豬紅粥,都是將材料放在碗內,放粥一汆,又鮮又甜,不會灼至過龍。
另外,李欽榮會在煲粥時騰出來的空檔,用來包鹹肉糭、用石磨米漿做腸粉、豆漿等,連送粥的油器也是自家搓麵糰,逐少逐少炸,統統熱辣脆口,堅持不用來貨。顧客不少都是老街坊,叫上一碗粥,加一碟腸粉或炸兩、炒麵,圍在一起。他在廚房滿頭大汗地幹活,偶然走到前面來,遇上相熟食客,搭訕幾句,聽到客人們隻言片語的評價,臉上全是欣慰。

七彩及第粥 $22 粥底綿密不過稠,嚐一口,極鮮甜。

瑤柱蠔豉粥 $38 近年才推出,粥料多,不用胡椒粉味道亦佳。

炸兩 $8 腸粉是用石磨磨成米漿,再用布拉成,腸粉入口夠滑。

約二十歲的兒子落舖幫手,專責炒麵,每次炒得不多,要逐少炒才夠熱辣辣。

粥底是用雙羊米溝泰國米,比例大概為四比六,前者口感煙韌,後者有米香。

米多雜質,要洗得乾淨,反覆洗約五次,煲出來才沒異味。

用來熬粥的桶跟成年人身高相若,水滾才落米,要開猛火煲。

新耀榮粥店

地址:長沙灣青山道310號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