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遊產業鏈大解構角色扮演遊戲最吸金

手遊產業鏈大解構
角色扮演遊戲最吸金

【專 題】

隨着智能手機普及,今時今日低頭打機不再限於「毒男」,只要有手機,男女老少都會玩過手機遊戲。隨着手遊股近月喪升成為炙手可熱的倍升股,變成一個重要板塊,投資者開始留意這個想像空間極為龐大的行業。要識揀股,先要解構手遊產業鏈,而當中最吸金的是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
記者:馮健鏗

手機遊戲產業鏈分為四層,最頂層是遊戲開發商,現時純正開發商的手遊股不多,香港上市只有博雅(434)及IGG(8002)。第一視頻(082)、壹傳媒(282)、文化傳信(343)等間接參與手遊業務。遊戲更多,類別離不開棋牌、塔防、休閒、動作,,而中國市場特別喜愛「三國」、「武俠」為主題的手遊。
廠商研發遊戲後,便會將遊戲於不同的平台「上架」售予玩家,以蘋果App Store及Google的Play為主。分銷平台可視為產業鏈的第二層。騰訊(700)是內地主要分銷平台,阿里巴巴近日亦殺入分一杯羮,其他亦包括奇虎360、人人等。分銷商會向開發商抽佣圖利,早前便傳騰訊與開發商九一分賬,阿里巴巴以七二分賬利誘開發商,餘下一成作慈善用途。

智能手機日益普及,男女老少都會玩過手機遊戲,手遊股近月亦成為倍升股。  資料圖片

支付系統收手續費

遊戲上架後便能供玩家下載,類別分為付款及免費,惟現時營收最高的遊戲均為免費遊戲,讓玩家先下載試玩,再以不同手法利誘玩家付款。當中最吸金的是MMORPG(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玩家比較肯付款購買虛擬物品,與其他玩家上演「軍備競賽」。
玩家若要付費,便需透過不同的支付系統付款,從中收取手續費,現時有神州數字(8255)從事有關業務,向手機用戶提供充值服務,讓遊戲商與玩家之間的交易得以完成,屬手遊產業鏈的第三層。遊戲玩家就是產業鏈最終端的一層。

競爭劇烈 難以估值

投資者了解產業鏈運作後,亦要明白手遊行業的特性。泓福證券聯席董事林嘉麒則表示,手機遊戲開發成本低於傳統的電視、電腦遊戲,但行業之間的競爭劇烈,開發手遊又猶如發行電影,一隻遊戲的成功,未必能帶到下一隻。
事實上,手遊股屬新興產業,部份公司甚至未錄得盈利,無市盈率可言,難以進行估值,令人質疑會否是另一場2000年科網泡沫。不過質疑歸質疑,手遊股股價短短幾個月就打爆機,以蛇年收市價計算,四大手遊股博雅、雲遊市值合共超過300億元,並帶挈管理層身家暴漲,當中增幅最多的是IGG大股東兼行政總裁蔡宗建,上市至今身家累升29.1億元,第二為則是博雅主席張偉,身家進賬17.3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