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生態】
手機遊戲風靡全球,成功例子卻寥寥可數,當中Puzzle & Dragons(PAD)、Clash of Clans、Candy Crush等遊戲成功令不少人「低頭」打機。
手遊抄襲成風,不少透過抄襲而致富的成功故事,成為了行業奇異的生態。
日本手遊開發商Gungho去年憑PAD,全年股價爆升6.75倍,外媒估計,公司全年收入高達93億元,純利則有54.46億元,令不少手遊開發商趨之若鶩,陸續推出「換湯不換藥」的轉珠遊戲。
港產手遊「神魔之塔」曾被爭論是否抄襲PAD,上架一年錄得1,000萬全球下載量,且長期高踞蘋果App Store及Google Play營收排行榜的第1位,並將於2月與騰訊攜手搶攻中國市場。
內地的「我叫MT」同樣被指抄襲PAD,去年成功保持267天中國區App Store營收排行榜榜首,連其開發商首席邢山虎亦坦言,在開發遊戲上確實借鑑PAD的元素,但就不承認抄襲。
IGG(8002)的王牌遊戲城堡爭霸,又與芬蘭遊戲Clash of Clans相似,遊戲每月充值達3,890萬元,但Clash of Clans每日錄得1,560萬元營收,比前者高出11倍。
法規不嚴謹 起訴時間長
有手遊業界人士指出,抄襲者無視版權,是因為行業法規不嚴謹,且起訴時間動輒長達一年,比手遊的生命周期更長,即使勝訴也失去意義,原創者倒不如博取玩家「忠於原著」的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