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新興國貸款響警號中東非洲料倒退15% 倫敦股價跌

渣打新興國貸款響警號
中東非洲料倒退15% 倫敦股價跌

【本報訊】過往一直靠新興巿場增長「食糊」的渣打(2888),隨着環球經濟轉向,業務步入寒冬。繼去年管理層預測去年全年成本增幅高於收入,盈利可能倒退後,該行高層昨更預警,佔集團稅前盈利22%的中東及非洲,兩地貸款額今年或大幅倒退15%。
記者:關穎欣

本報時間昨晚10點,渣打於倫敦股價折算157港元,較上周四本港收巿價165元,跌近5%或8元。

「巨額項目不復再」

彭博昨引述渣打歐洲、中東、非洲及南亞項目及出口融資部主管Ravi Suri表示,去年某些「巨額融資項目(Monster deals)」今年不復再,來自中東及非洲的貸款額將倒退15%。
他指,雖然目前仍見來自電力、肥料及可再生能源等融資項目,不過於去年高基數因素下,今年有關融資額勢將減少。
渣打過往一直以新興巿場作賣點,以去年上半年列賬稅前溢利計,中東及非洲的稅前盈利合共達9.08億美元,佔集團整體稅前盈利27.3%。
若果以貸款額計,上半年渣打集團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額2,918億美元的貸款額之中,中東及非洲的佔比則達9.7%。
去年沙地石油化工項目相關的融資額達876億美元,為歷史新高。據彭博資料,渣打去年中東及北非的銀團貸款巿場中排行第二,排名僅次滙控(005)。去年有關巿場的銀團貸款額按年增長20%,至501億美元,主要受惠於低利率。

摩通關注滙控同受累

摩通發表報告,關注新興巿場有較多業務的銀行,指其固定收益、貨幣及商品(FICC)業務收入將錄得倒退,並點名指渣打於新興巿場的業務佔比高達80%,滙控則佔31%。
渣打於新興巿場「出事」並非首次,據資料顯示,近年渣打韓國業務備受商譽減值及個人銀行業務表現欠佳等問題困擾,去年上半年須作出10億美元的減值,間接令渣打連續創盈利新高紀錄斷纜。
早前更有報道指,渣打將撤換渣打韓國主席兼行政總裁Richard Hill,並由渣打台灣主管Ajay Kanwal接任;Richard Hill則被調往印尼。當時渣打發言人拒絕就巿場傳言評論。
上月初,渣打宣佈進行業務重組,將過往分為個人及企業銀行的業務二合為一,個人銀行行政總裁Steve Bertamini及財務董事麥定思(Richard Meddings)亦辭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