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有很多「悲情老二」,好像NBA球星卡爾馬龍從未拿過冠軍指環;前德國國家足球隊隊長波歷克總是與世界盃、歐聯和歐洲國家盃冠軍擦身而過。
要在頒獎台站高一級,談何容易。你進步時,對手也在進步。所以費達拿能成為「302周一哥」,實在是個非常驚人的紀錄。不過隨年紀增長,費達拿的天王光環慢慢褪下,再也不是戰無不勝。但自從有艾保當教練,又換了較大的球拍,加上背傷痊癒,費達拿確有點回勇味道,至少,又再看見他在場上的那份自信。
為求突破不惜拋妻棄女
事實上,有人為登頂可不惜一切。2002年進入職業賽場,華連卡一直被費達拿壓着,被稱為「瑞士二哥」,與費達拿的對碰只有一勝。但華連卡是個為網球癡狂的男人。他反其道而行,二十八歲的運動員高齡,還接受高強度訓練,應付高強度比賽。他在勁敵面前一次又一次倒下,卻又一次又一次站起來。為了網球,他和妻子分居,捨下幾個月大的女兒。好聽是為了職業犧牲家庭,難聽點,就是拋妻棄女。他做的一切,似要向世界示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人害怕。
除一直在費達拿之後,華連卡也十四次敗在祖高域拍下。當中包括去年澳洲網球公開賽。那場比賽二人打得難分難解,關鍵是裁判誤判,而華連卡卻錯失挑戰鷹眼破發對手的良機。結果華連卡在五盤長盤大戰落敗。他的眼淚令球迷為之動容,也令「華連卡」這名字更添悲情,但華連卡說:「我一次比一次有信心。」
結果事隔一年,在同樣賽場面對同樣的對手,華連卡為十四連敗畫上句號。他全場開出17個ACE球,比衞冕冠軍祖高域多出10個。假如你有接觸網球,或有留意職業網球比賽,都知道在受壓下莫說要開出ACE球,連頂級球手也很容易雙發失誤。男子球手華達斯高,女子球手舒拉寶娃,就是常常過不了這關口。
先後贏了世界排名第二和第七的祖高域及貝迪治,華連卡職業生涯兌首次打入大滿貫決賽,對手是贏過自己十二次,去年克服傷患回勇,準備衝擊第十四個大滿貫錦標的現任「一哥」拿度。簡單說,這場決賽,華連卡是黑馬,是underdog。
然而,華連卡的冷靜,水準之高及穩定,叫人有點驚訝。大家靜候西班牙鬥士如何來個漂亮反擊。只是,一切不似預期。第二盤中途拿度更需要接受傷患治理,原來,拿度是帶着背痛來應戰,即使堅持到底,也難以實現大逆轉。最終,華連卡第一次捧起大滿貫單打冠軍獎盃,同時帶走了260萬澳元的冠軍獎金。
華連卡沒有「第一次」應有的興奮。這是尊重帶傷的對手,是他有備而來,是鋼鐵心理質素的表現。所以,我很詫異有報章說華連卡的勝利是「僥倖」。
這場決賽,華連卡在接發球搶攻、回球角度大、落點深;他敢於和拿度相持、主動改變回球線路、以反手和正手致勝球壓迫拿度。他凶狠地一再加力,讓拿度付出更多的跑動。面對受傷的對手,華連卡起初有點被牽着走,但稍為調整,又堅定地執行自己的戰術。他不時向着教練用手指指自己的腦袋,像在說:「看吧,我用智力取勝。」
其實,身體狀況是比賽的一部份,況且,有看這場決賽的都知道,就算拿度沒傷在身,面對這樣的一個對手,誰敢說「僥倖」?說是精心計算的戰術、累積下來的智慧,和磨煉出來的鬥志,對華連卡與拿度都比較公道。
網球賽比頒獎禮更好看
早年香港樂壇有所謂「四大天王」,有人喜歡猜說究竟許志安還是李克勤是"Big 5"。但樂壇甚麼「一人一票,由你選出」、甚麼「最有公信力樂壇選舉」等等,倒頭來不出席的沒獎、被封殺的沒獎,到林峰拿下「亞太最受歡迎男歌手」,你還需計較怎麼不是他、他、他嗎?認真就輸了?我說我才不陪你癲。假如有孩子的,假如真要看電視的,與其看甚麼樂壇頒獎禮,邊看又邊鬧,不如讓孩子多看網球比賽,看運動員怎樣不靠僥倖,不靠與高層關係,真材實料贏一場比賽吧。
這些年來,多少網球員希望能在拿度、祖高域和費達拿手中拿一個大滿貫錦標,但並不是每個堅持都有收穫。迪維丹高、拿班迪安、費拿等都很有名氣,卻整個職業生涯都沒有得過大滿貫冠軍。而華連卡的教練諾文,曾高踞世界第二,也是未有過大滿貫進賬。但就是這對不起眼的師徒,創造了職業球員最大的成功。華連卡是自1993年法網以來,第一位在晉級道路上淘汰頭兩號種子的大滿貫冠軍。去年他第一次躋身世界前十,而最新的ATP排名他排第三,費達拿則排第八,十二年來,「瑞士一哥」的位置第一次被取代。
"Ever tried.Ever failed.No matter.Try again.Fail again.Fail better."是華連卡去年馬德里決賽輸給拿度後刻上的紋身。沒有不可戰勝的傳奇,underdog也有翻天的可能。
阿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