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992)剛在農曆新年前完成一單大deal,用226億、即超過自己五分之一市值的金額,向Google收購Motorola手機業務。呢個消息一出,市場無人敢睇好。因為條數好易計:Motorola去年一共蝕了97億港紙,經營層面上嘅loss margin大約5%;聯想截至9月底止的12個月,盈利不過得57億。海迪就當Motorola長遠真係fixable,但聯想要消化呢單收購,所需嘅時間睇怕係數以N年計。投資者唔沽貨就有鬼。
聯想的「大想頭」已經唔係第一次。2005年,公司收購IBM的PC業務,雖然生產PC係有一股夕陽行業feel,但聯想最後憑藉壓低成本、割喉減價,搶攻新興市場這幾道板斧,居然枯井都俾佢挖到水飲,最後仲成為全球No.1嘅生產商。有咗規模效益和定價能力做保護,聯想往後的日子就好過得多。
今次,同樣招數、同樣嘅故事,聯想係咪可以複製喺Motorola身上?新興市場的智能電話滲透率現時只得20%,所以市場需求唔係問題。真正的挑戰,是在於行業margin不斷收縮之下,聯想是否能夠爭取到足夠的規模,令自己變得profitable。雖然買咗Motorola,已令聯想立即躍升成為全球第三大電話生產商,市佔率逾6%,但和第一、第二嘅三星(29%)和蘋果(17%)比較,仍有幾條街的距離,分分鐘出師未捷就先被夾死。聯想今次要再創奇蹟,難度將會係十級高。
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