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500萬印尼女子離鄉別井當外傭,主因是98年金融風暴至今印尼失業率居高不下,一工難求。印傭在港每月可賺4,010港元,較印尼中學教師薪金(1,500港元)高1.5倍,較印尼工人平均最低工資(約730港元)更高四倍半,估計全球印傭每年匯返家鄉的外滙達四、五百億港元,故印傭在當地被稱為外滙英雄(pahlawan devisa),並令印尼出現「寧生女兒莫生子」的怪現象。
丈夫留在家照顧孩子
香港亞洲移居人士聯盟發言人Eni Lestari指印傭多數來自農村地區,學歷不高,她們家庭觀念深重,本地就業卻困難,為賺錢毅然離家出國。印尼海外勞工大約600萬名,世界銀行推算當中約八成即近500萬人為印傭。單是去年全球海外勞工滙款回國內的金額便達88.6兆印尼盾,即近564億港元,加上世銀預測印尼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將由去年的5.6%下降至5.3%.經濟增長放緩加上貨幣持續貶值,令印傭背負的外滙英雄角色更為重要及沉重。
印尼工資雖低,但一些生活開支卻高得異乎尋常,一個麥當勞套餐售價港幣22元(35,000印尼盾),非平民能負擔。Eni Lestari指婦女出國賺錢,丈夫則要負責照顧孩子及打理家務等工作,男女傳統家庭角色逆轉。「英雄」表面風光,但收入伴隨的壓力與衝突,如夫妻及子女關係疏離,為家庭帶來沉重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