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下:巾幗難入先賢祀 - 傅鏗

蘋果樹下:巾幗難入先賢祀 - 傅鏗

法國的先賢祀是其民族歷史上最有貢獻的思想家,作家和民族英雄的供人瞻仰之地。從1750年代開始,國王路易十五下令把盧森堡公園東面的聖熱奈維修道院,重新修建為一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雄偉教堂,到1791年完工時正逢大革命如火如荼,於是革命政府遂將其轉用為紀念先賢的墓地;伏爾泰和盧梭成了最先進入先賢祀的啟蒙思想家,此後雨果、左拉等也相繼進入。現在那巨大的綠色拱頂已成為樹立在巴黎左岸的一個地標。但此後兩百多年裏,有幸進入先賢祀的73位先賢中嚴格說只有一位是女性,而且是在建祀兩百多年之後的1995年才由社會黨總統密特朗舉荐進入的:她就是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居里夫人,另一位女士貝索爾夫人則是因其丈夫的關係才得以進入的。所有先賢都由最高統帥確認,所以舉荐一至兩位先賢便成了每位法國總統的榮耀。2002年希拉克總統把鼎鼎有名的小說家大仲馬送入了先賢祀,2011年沙科奇總統選中了存在主義作家加繆,但因其家人不賞臉(拒絕進入)而未成,最後選了一位2008剛過世的黑人詩人賽沙爾。
當今法國總統奧朗德本來預期在去年底再舉荐兩位法國先賢,現在很可能是在今年年初。法國人至今才開始意識到作為革命故鄉的法國以前居然如此忽略女性,所以這次人們期待進入先賢祀的新賢,呼聲較高的大都是女性。奧朗德總統早已放出風聲,這次會特別注重法國的女豪杰。然而女豪杰中很多人都是叛逆者,曾經過着放蕩不羈的風流生活,比如大革命時期的德·施達爾夫人和十九世紀的小說家喬治·桑。在各種民意調查中,呼聲最高的兩位女性竟是在華人圈裏鮮有所聞的路易斯·米歇爾(Louise Michel)和修女艾曼紐,前者是十九世紀的一位無政府主義者教師,後者是一位在土耳其和埃及生活多年,鼓勵人們使用避孕套的自由派鬥士。另外一位是大革命時期的女權主義者德·古奇(Olympe de Gouges),寫過女性的權利宣言,主張廢除奴隸制,最後因為為國王辯護而於1793年被送上斷頭台。此外頗受民意推重的女賢,還有二戰期間的抵抗戰士、女權主義作家熱梅娜·蒂利翁(Germaine Tillion),以及存在主義作家德·波伏娃。
法國的女權同其他西方國家相比,明顯是姍姍來遲:女子選舉權直到1944年才確立,比英國,德國和美國晚了25年,比芬蘭晚了40年。
然而即便是很多鼎鼎有名的法蘭西男兒,也都未能進入先賢祀,其中包括啟蒙學者孟德斯鳩、狄德羅,思想家托克維爾,化學家巴斯德,哲學家伯格森,作家巴爾扎克、普羅斯特、紀德和薩特,以及像德拉克洛瓦、莫奈和羅丹這樣的藝術家,而拿破侖一世舉荐的十多名將軍至今已很少有人知道,依然安眠在那雄偉的建築裏,法蘭西人死後的名望畢竟也有如落葉,隨着時代的風向而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