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為甚麼牛魔王要捉蟲? - 仰止

蘋影話:《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為甚麼牛魔王要捉蟲? - 仰止

吳承恩的《西遊記》原來我已經是四十年前看的了,莫說內裏的劇情不記得,眾多的人物也不盡見記得,那是一部叛逆與傳統矛盾的小說,是升斗小民和統治階級互相鬥爭的小說,最後由統治階級收編成功而落幕。
孫悟空這個反叛青年在舊制度下的安排下,變得處處受到束縛,那時年輕時看這部小說,覺得大人真無恥,而孫悟空則是個悲劇人物。
賀歲電影已經成為公式:熱鬧,大堆頭。本片由三大男明星主演,大概他們三個人已法力無邊,偌大的天庭好像所有神祇都失蹤了,就只得三人互鬥,所謂大場面是那些上天入地打到飛起的打鬥場面。
故事是再顯淺不過,奸人最後一定是失敗的,而片中的奸人竟然由我們的城城飾演的牛魔王扮演。在一次跟玉皇大帝的對決中,周潤發打敗了城城,正在要解決這個惡魔之時,不知哪來的玉帝之妹竟然愛上牛魔王,事情全無build up。於是受重傷的牛魔王得以身免,內心卻並不感激玉帝的雅量,而是狹隘的民族主義掩蓋了一切,多年後心中仍想魔界的人霸佔天庭。橋段其實設計得很好,他利用那個由女媧煉石補天的最後一塊晶石內成長的無知猴子來幫助他打開南天門,方法便是動之以情和不斷向孫悟空說玉帝的是非,令到他變成一頭失控的強大威力攻擊天庭,但這類故事永遠有一個無法解決的公式:便是捉蟲!到真正戰鬥起來,原來牛魔王的法力絕不簡單,連玉帝都不是他的手腳,那麼他搞這麼多事,而影片只用一個鏡頭交代悟空看到他的師傅被牛魔王所殺,於是激起義憤打倒牛魔王。這類故事總是逃不脫到頭來奸角是蠢蛋的形象,這個故事行之多年,總是如此結局,真是千古之謎,唯一的解釋是奸人特蠢,還有一點原著也是這樣的錯誤,不過沒有本片這麼明顯。若果玉帝也知道這個猴王將來的大將之才,那麼為甚麼他來到後給一個弼馬溫的職位給他。弼馬溫就是練馬師,如果在香港則是發達職業,但天庭沒有賽馬投注,於是練馬師成為一個閒職,令孫悟空覺得受到侮辱,原來玉帝也是大蠢蛋。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