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港產電影《我愛夜來香》中,有一個未能也懶去求證是否原創的gag,話說林子祥面對句句故作求愛的林青霞,回應話:「愛,唔係得個講字,要做至得吖嘛!」
在接受蛇年最後的一次媒體訪問中,被問為何覺得某君並非一個值得投靠的老闆,當刻只給了一個稍稍迂迴、事後細想,也覺得欠了點說服力的回答,反而那早在腦中、既可作舉例、又能將道理淺白交代的一個事例,未有與記者朋友分享,就只怪個人意志薄弱,未能廿四小時時刻警惕一直以來人家加諸己身的面譜形象標籤,就在記者提問剎那間,也真覺得自己怎可能是個好意思對TVB說句中聽說話的人。
巧遇六叔睇戲
機構工作廿年期間,不止一次聽聞過同事們近似的經歷,本身亦曾確確實實在將軍澳區當時僅有的一間影院巧遇過六叔,一切儘管已非近年所見所聞,想想當事人的高齡,十年前仍能有心進場觀賞燈影光幻,相對地,早視看影碟或網上非法下載為樂在其中的睇電影新世代態度的後輩,其實有點難為情,所以讀過早前人去後的眾多文字報道,也數其每天必多看幾齣戲的軼事,最令人覺得踏實。
今日觀乎邵氏或TVB多年來的產品發展年表,將邵逸夫先生只評為不折不扣的一個生意人,即使粗疏,仍算公允。作為一介打工仔,今反正不得不看透事實,要求一個老闆有賺錢本領的同時,又要對行業有甘心賠錢的道德承擔,根本就是爛gag一個,只不過,若然領軍之人能身體力行,至少令人相信他確實有一顆愛上行業的心(也就是眾多新晋之所以入行的同一種心情),那麼先不論其經營手法高低目光遠近,這至少也是個令員工欣賞的好理由。而某君之所以難以投靠,也正因為他欠缺了對行業的這一份追求上的純粹,所以又每逢聽聞某君有自比Steve Jobs的雄心,早就笑個人仰馬翻無數次,亦更肯定金錢積叠的業績才是他終極人生的那杯茶。
無知自大固然是錯,猶幸站在台前以來至少未有聲張一個「愛」字,相比香港在朝在野一干庸官奸黨土豪權貴義和團,「愛」既是口號,更是字頭,偏就不是言行一致的家教規條,所作所為,令自家父母蒙羞,也令我城折壽。
昔日走漏眼錯失李小龍許冠文一眾,也許真預告着所打造的光影王朝要步入夕陽,之後主導電視台董事局,造成日後節目愚民化亦難辭其咎,但無可否認,這兩間仍算有頭有面的機構,曾經的成功背後,若與六叔對電影的一心熱愛了無關聯,此話亦實在說不過,可能一分實實在在的鍾情,即使未必能令你愛出個美好將來,但至少總有點點自豪自信能坦誠剩下。馬年伊始,就將文首林子祥的回應話,送給特區眾自稱愛國愛港的類人猿。
至於所謂某君,當然是指你我明白的王維基先生。
【周一鳴】
撰文:周旭明
金牌編劇,細膩筆觸刻劃出人生百態。
本欄逢周一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