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又到喇!又是一家人相聚的時刻,在香港生活多年,每一次過農曆新年的時候,身邊的香港朋友們也會很忙的去這家拜年去那家吃飯的。眼看他們這麼忙的時候,我卻在這邊一個親戚也沒有,而我爸媽也很少在新年回去韓國探親,所以新年期間是我一年中最清閒的時候,有時感到無聊也會出一出街,但每次也忘了農曆新年的香港街道是超級冷清的。就算走在平時人山人海的旺角街道上,不禁以為是否世界末日,怎麼一個人影也沒有!一間店舖也沒有在營業!令我有時也好想回鄉見見親戚,穿上韓服、吃吃新年糕點、向長輩行禮拿利是呢。
中秋大過年
韓國春節與中國農曆新年一樣,也是由正月初一開始,韓國人過新年也會弄很多美食!春節的時候我們會吃藥菓、油菓等傳統小點心。還有韓國人珍而重之的韓牛,另外還有海鮮煎餅、韓式火鍋,還有類似中國的春餅,加上各種蔬菜,非常豐盛。各位阿珠媽一到新年就要大量製作美食,她們都忙着辦年貨,準備祭祀。所以百貨公司與大型超市、街市會有好多人潮。她們會細心為每樣肉類、海鮮、水果、生菜等各式各樣食品中挑選最好的品質!甚麼為之最好的品質?形狀當然要好啦、色澤要美、新鮮度要高等等!為了新年祭祀,阿珠媽通常都會很慷慨的消費起來。只不過韓國人的新年只慶祝三四天而已,沒有中國人般這麼重視,他們反而重視中秋節呢!
韓國人在新年第一天來臨的時候,也與中國一樣會有拜年的習俗。大年初一的早晨,大家都要精神飽滿,喜氣洋洋,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穿上華麗的韓服去給長輩們拜年。長輩們會給利是,不過韓國並不是發「紅包」的,他們是發「白包」的。是否很驚訝,講不出說話?哈哈,我知道發「白包」在中國、台灣被視為超級不吉利,但由於韓國是講求太極、太陰,而此兩者象徵日與月,合起來就是「明」,所以古代的韓國人崇尚太陽與純潔的白色,認為白色代表潔淨、清晰,從這點就能看出韓國人的簡樸、追求清純的文化。
按年齡給利是錢
其實在許多韓國重要節慶上皆以白色為主,所以韓國的利是是用白色信封包的, 而且設計也沒有紅包多款新穎,就連婚禮時也是用白色包的,跟中國人的紅色利是封有很大的不同!韓國長輩們給的利是錢是根據孩子的年齡決定發多少,一般而言,幼稚園到小學給一萬韓圜(約$72),中學生是三萬韓圜(約$217),高中生是五萬韓圜(約$361),大學生則是五萬到十萬韓圜(約$722)不等。如果是已婚的兒女,反而必須給長輩利是呢!
韓國新年的第一天早上,一家人也必須吃年糕湯,代表自己又增長了一歲。湯裏的年糕是用大米做的,形狀是一片片的白色小圓塊。要先煮好醬湯,然後再把年糕和其他材料放進去煮。如牛肉、雞蛋及洋葱等一起煮半小時就能吃用。年糕湯的湯底很講究,傳統的做法是用牛骨頭熬上好幾個小時熬成,現在也可以用魚代替牛肉來煮湯,最後根據個人喜好加入紫菜、泡菜等進行調味。年糕湯味道帶鹹,白色年糕也很彈口。由於煮法簡單,我在香港的時候,媽媽也會應節煮年糕湯。
除此之外,如果韓國女生嫁了人,新年的第一天必須跟隨丈夫回家,直到年初三才能回自己的娘家拜年。當我想到這點時,立刻自言自語的說:幸好我還未嫁!哈哈!不過說到利是,每次聽到香港朋友們在誇耀自己新年總共斶了幾多利是錢的時候,在旁聽到的我只能羨慕不已,他們的數目多得可以買到一台最新電腦、手機也綽綽有餘,韓國的一般小孩子是不會收到那麼多的利是錢。不過還是那一句了,錢財身外物,做人最重要是健健康康,與家人齊齊整整的吃飯嘛!
Profile:Sue Chang(張厚耀)
九十後中韓混血兒,現為Alazizi ARTventureland店長,著《藝遊首爾》,及自創插畫角色Go Go Sing( http://facebook.com/suechang.gogo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