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可馬:名師出Model

人言可馬:名師出Model

首次見張沛樂(Charlotte),她的身份是模特兒,當天扮演萬聖節女巫,拿着眼球蜘蛛故作恐怖。拍攝完成後,她拿出手機向我展示她最新的作品──一匹駿馬躍然紙上,乍看以為是照片,把細節放大,方發覺是由細膩的粉彩筆觸畫成。小妮子睇得又畫得,我笑言世界不公平,她則謙虛表示全靠遇上伯樂。再見面,地點是畫室Coloring ART,Charlotte與伯樂李學鋒老師即席揮毫。這邊廂師傅在畫布上畫三馬齊驅,那邊廂徒弟在領帶上畫騎師策馬;前者風格豪邁,畫出駿馬飛馳的氣勢,後者則筆工細緻,非常逼真。

Charlotte從小開始習畫,首次上畫班,老師已斷定她是可造之材;入讀大一藝術設計學院時,她被媽媽游說選修「較賺錢」的設計系,言聽計從的她默默念着沒有興趣的科目,直至在素描堂遇上李Sir:「他見我畫得好,於是叫我到他的私人畫室跟他學畫。」自此成為李Sir入室弟子,至今一年多,目前邊兼職模特兒,邊幫老師應付馬圈中人的繪畫工作。

Charlotte的畫功爐火純青,青出於藍指日可待。

李老師表示畫馬要形神俱似,必須要跟作品溝通。

李老師28年前畫過第一幅賽馬油畫,自此畫馬定單不絕。

用不同媒介做畫布

李老師從小喜歡馬:「我三歲起開始拿畫筆,看《三國演義》連環圖關公騎馬,我便跟着畫。」畫馬成為主要收入來源,則是二十八年前的事,「當時我在教書,有位為馬圈中人的學生來我家,見我畫馬畫得出色,便邀請我畫一幅馬油畫,之後便陸續收到馬圈人士定單,作私人收藏之用。」他指着一幅馬匹衝刺的油畫說:「這是我第一幅樣辦畫,美國風格的。當年行貨盛行,大陸也有很多師傅可以畫出非常逼真的作品。逼真得像照片沒意思,畫作要有畫味,要有虛有實,遠看似照片,近看方發現用心經營過的筆觸效果。」李老師作品風格多樣,大膽 嘗試不同的媒介作畫,木板、領帶、瓶瓶罐罐都可變成畫布,Charlotte畫的領帶正是應客人要求訂製的。他認為國畫最難掌握:「徐悲鴻的水墨畫真不簡單,一下筆便要起,不能修改,要有深厚功力。」近年他最得意的創作是在砂紙上作畫,一幅裱在畫框內的砂紙畫,主角是匹竊笑小馬和鼻子變長了的騎師,「靈感源自一個賽後報告,有匹往績很好的馬跑最尾,騎師事後解釋:『感覺到馬匹轉彎時撞到睾丸。』當年馬評人董驃在鏡頭前回應一句:『會否是騎師撞到自己的睾丸?』」
現在,李老師以培養年輕畫師為己任,傾囊相授,看愛徒Charlotte的領帶作品,笑言:「她畫得已經很好,沒甚麼可以再改善了!」說罷二人相視而笑,師徒之情不言而喻。

小馬在竊笑,騎師鼻子變長,畫面滑稽,內藏的黑色幽默,馬迷懂的。

畫馬最難之處在於表現馬毛層次,這一點也難不倒Charlot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