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期間瘋狂購物辦年貨,乃普羅市民的指定動作,傳統零售股每每成為資金追捧對象。不過,由於近年股價累積升幅已大,加上高基數效應,零售股似乎失去長勝光環,過年後市場例必熱炒的神話恐怕難以延續,今期「投資導航」將分析一眾零售股的表現,道出其光環不再的原因。與其亂博A餐服裝股,或B餐化妝品股,揀C餐shopping其實更化算。
【服裝股】
銷售放緩 佐丹奴I.T捱打
受人工及租金雙高問題困擾,加上存貨驟增,服裝股近年可謂處於捱打局面,龍頭之一的佐丹奴(709)銷售明顯減慢,潮人品牌I.T(999)更一沉不起,就算思捷(330)及堡獅龍(592)近日齊齊發盈喜,但都是從節流埋手,實質業務始終未能給予投資者信心。
佐丹奴最新公佈的第三季業績,銷售額僅得5%增長,毛利率60.2%,亦較首三季的61.5%差,值得留意的是,近三季品牌銷售及可比較門市銷售均錄得負增長,難怪放榜後股價一直向下尋底,三個月累積跌幅逾兩成,唯一可取的是派息吸引,現價息率達7厘,相信有助股價止跌,但要重拾增長勢頭,仍要看未來業績表現。
I.T最新公佈第三季營運數據,雖然整體毛利率有所反彈,但其實僅靠日本業務支撐,營業額佔比最大的中港市場,同店銷售繼續倒退,加上中期盈利喪插77%,全年盈警機會甚大,提防近期股價回勇是彈散格局。
思捷靠削成本扭虧
思捷上月業績報喜,預期截至去年底止中期業績,將可扭虧為盈,主要受惠成功削減成本,但卻同時發出溫馨提示,指經營環境仍然充滿挑戰,下半年度更因季節性因素關係,多較上半年遜色。
至於堡獅龍則受惠關閉內地及台灣表現欠佳的店舖,令虧損減少,以及內地生產效率有所提升,故此業務難言轉勢,股價只會有反彈冇升幅。
【奢侈品股】
中央打貪 Prada增長失色
國家主席習近平及總理李克強上台後,內地嚴打貪腐,三公消費(公費接待、公費出國、公費購車)更遭全面控制,奢侈品股如普拉達(Prada,1913)首當其衝,金飾股同樣遭殃,金價回落催谷銷情的效力亦漸漸減退,股價難有運行。
Prada最新公佈截至去年10月底第三季業績,明顯受內地叫停送禮潮影響,作為集團主要收益來源的亞太區,首三季增長14.4%,單計第三季更僅增7.9%,少得可憐,拖累首三季盈利增長只得7.9%,與2012年度全年狂升45%,不可同日而語。事實上,第二及第三大市場——意大利及歐洲,不論首三季抑或第三季收益,亦只得單位數字增長,反映Prada增長高峯期已告一段落。受績差拖累,Prada由去年高位累跌三成,日線圖更失守雙頂頸線支持,後市或會下試50元水平。
搶金潮退 六福放緩
金飾珠寶股方面,去年中的銷情曾因金價大幅下滑而轉熱,業績普遍靚仔,不過熱情總有冷卻的一天,搶金潮由燦爛歸於平淡,從六福(590)第三季業績可見一斑。截至去年底止第三季,六福港澳及內地零售業務同店銷售增長分別為6.3%及35.6%,與第二季分別增長30%及70%,相差一大截。周大福(1929)第三季銷售增長亦放慢至26%,同店增長則降至11%,由於較市場預期佳,故一度刺激股價再上衝,惟其後升幅已全數蒸發,反映相關板塊弱勢未改。
【化妝品股】
欠靚績 莎莎卓悅捱沽
本地化妝品股股價近年長升長有,皆因每次公佈的業績數據均有驚喜,但近期增長明顯有放緩迹象,股價亦失守重要支持位,小心越撈越見鬼!
先講龍頭莎莎(178),最新公佈截至去年底止第三季營運數據,無論營業額、港澳零售及批發銷售和平均每宗交易額增長,均較首三季遜色,反映第三季增長有後勁不繼情況,如第三季營業額增長14.8%,首三季數字則為15.6%。
事實上,莎莎去年十一黃金周港澳零售及同店銷售按年增長僅得11%及6%,遠較五一勞動節的25%及17%差,增長見頂味道甚濃。難怪股價近日失守自2012年中的上升軌,成交更明顯增加,基金疑似走貨,投資者不宜胡亂接火棒。
威高化妝品業務增長勁
同一情況亦在卓悅(653)身上出現,集團去年十一黃金周港澳零售及同店銷售增長,按年僅得6%及10%,與五一勞動節的19%及33%增長,更形失色。集團早前宣佈批股集資約1.6億元,每股作價1.56元,以作潛在收購之用。卓悅批股後股價持續受壓,近期更跌穿批股價,周線圖正考驗前浪頂1.45元水平,後市企穩此關口才值得考慮。
如投資者鍾情化妝品股,不妨向威高國際(1173)埋手,集團以Colourmix品牌經營化妝品業務,半年溢利增長近倍,加上大股東近期頻頻增持,後市有力再上一層樓。
【零食股】
升太多 CEC市盈率高
拜年送禮乃新年指定動作,除超級市場外,CEC國際(759)旗下阿信屋成為新一批購物賀禮的地方,但CEC股價較高位回落甚多,明顯已反映一連串利好消息,後市能否發圍,要看增長能否維持。旗下業務包括大型商場的九倉(004)、希慎(014)及利福(1212),圖表走勢更肉酸,相信翻身有一定難度。
CEC近期動作多多,繼染指凍肉及家電銷售,最新連化妝品也不放過,認真多元化。早前公佈的截至去年10月底中期業績亦不失禮,收益增長四成至8.6億元,盈利更按年增長2.2倍至1,304萬元。但要留意,業績猛增主要因為阿信屋瘋狂開舖,由原來的111家大增至最新的159家,令其收益佔比由去年同期的57.4%,上升至最新的74.4%,超越線圈製品成為主要收入來源。股價方面,雖然現時已由高位回落逾三成,但三個月累積升幅仍接近兩倍,當中已反映包括日圓弱勢等利好因素,現價年度化市盈率高達80倍,一旦增長放緩,股價肯定難敵地心吸力,故投資者宜謀定後動。
商場股不宜沾手
本地主要名牌商場如海港城、時代廣場、希慎廣場、崇光百貨等,與奢侈品股一樣,同樣受強國人減少買名牌影響,令其母公司如九倉、希慎及利福等股價持續不振,加上去年累積升幅過大,故沽盤不絕,其中利福近持續創52周新低,九倉及希慎亦於低位徘徊,在弱者越弱的投資心法下,絕不宜沾手。
【專家意見】
寧買賭股
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 沈慶洪:「最近有經過廣東道,發現名店的排隊人流似乎重現,今年零售市道有機會好轉。不過,自由行未必集中在新春來港消費,零售股炒節日概念可能有變。他認為如果真的要炒新春概念,濠賭股會較明顯,因為只要留意其酒店訂房情況就可。」
睇好銀泰
康宏証券及資產管理董事 黃敏碩:「人們現時傾向基本消費,奢侈品方面會受影響,但零食毛利較高,主要看重其品牌及獨特性。至於化妝品方面如莎莎(178),市場亦對其盈利增長有保留。反而有經營網上零售的股份可留意,如銀泰商業(1833),目標價可先睇8.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