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個人或群體競技,取勝關鍵從來取決於個人鬥志和技術;只要你願意,任何時候都可以有幾盡、去幾盡。不過在馬術運動中,騎手除了技術外,更需要與馬匹高度配合和協調,展現的是有如情愛之間的合一境界。「馬術不是一個人的比賽,人和馬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百分百的水準。」將於今個月中代表香港出戰「浪琴表香港馬術大師賽」的鄭文傑如是說。
記者:胡靜雯
攝影:劉永發
場地:CEEC
鄭文傑(Kenneth)
26歲,香港馬術運動員,2008年奧運香港馬術代表,2006年國際馬術聯會世界盃馬術障礙賽總決賽亞洲經典賽冠軍,2010年亞運與隊友合力奪得場地障礙團體賽銅獎,為香港史上首面亞運馬術獎牌。
有些事情,其實是命中注定的。
出身於馬術世家的鄭文傑(Kenneth),爸爸鄭啟明和母親鄔雲拿曾是香港馬術代表,當四、五歲的小孩還在公園的彈弓馬上搖晃時,鄭文傑已經在強壯的馬背上放眼遠望廣闊的天空,人和馬的緣份自那時展開。雖然小時候對馬兒的鍾愛並不強烈,但隨着接觸越久,本身的天份加上父母的指點,Kenneth在馬術運動中漸見成績,投入感自然與日俱增。做父親的看見兒子的努力,不惜花費百萬購買名種良駒給他,還鍥而不捨、花上長達四年時間,請得前瑞士馬術隊名教練Henk Nooren首肯作指導。二〇〇八年首次帶領香港馬術隊挑戰奧運,Kenneth無疑為這個馬術世家錦上添花,亦延續了他和馬兒的故事。「馬和其他動物一樣,相處越久,認識和感情自然加深。牠們和狗的特性相似,都會希望做些事情去取悅主人,例如比賽的時候,牠們也會盡心盡力去表現自己;馬兒其實是一種很忠心的動物;所以馬術中最出色的運動員,都跟馬兒相處了很長的時間。」
是兄弟也是夥伴
不知是否沾染了馬兒溫柔的特性,高大的Kenneth有着溫文爾雅的氣質,即使說着艱辛的歐洲訓練歲月,也是一副輕描淡寫的樣子。 「運動員在馬術運動的付出其實是雙倍的,不單要照顧自己,還要照顧自己的馬匹;有時我受傷,也要忍痛繼續訓練;因為我們的訓練是同步的。」所以,Kenneth形容他和馬兒的關係是Everything,既是兄弟,也是合作夥伴,「馬兒會為了我去盡力比賽,同時我亦需要為牠去努力,互動的關係,讓大家保持比賽的鬥心;你視馬兒為兄弟,彼此默契自然而生;你視牠為緊密的拍檔,彼此的鬥志也燃起。」 Kenneth現擁有兩匹戰馬,兩匹的性情非常極端,加上相處日子尚短,這組戰友還不大親密;「一切還在摸索階段,需要更多的相處和比賽互相認識,知道牠們會在甚麼情況下遇到困難,好讓一起解決問題。」就像男女之間的關係一樣,火花和默契需要時間來培養。Kenneth說其中一匹馬的性格很緊張,容易被周圍環境影響情緒,他特別在早上花多一點時間跟牠熱身,不會在短時間內提高牠的體能要求;給予的指令也要非常清晰,即使是向前、後退等簡單指令,也要給予較長時間的訓練。馬術中,人需要耐性磨練技術,同樣,馬匹的鍛煉也要給予耐性,怪不得Kenneth不斷強調:「馬術的Workload是雙倍計的。」
像戀愛般親密
戀愛需要合一的心才能圓滿,在馬術運動中,人和馬的關係也是一樣。第二屆國際馬術障礙賽「浪琴表香港馬術大師賽」將於本月中舉行,LONGINES副總裁Juan-Carlos Capelli及主辦單位之一EEM WORLD總裁Christophe Ameeuw不約而同認為:「馬術是一項非常優雅的運動,騎手與馬匹就像男女關係般親密,兩者的配合是一種Harmony。」自古以來馬和人類的關係都非常緊密,在中世紀是騎士們的戰駒,賽馬活動更是英國皇室的年度盛會,而馬術運動歷史悠久,由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流傳至今,Kenneth期望隨着馬年效應,懂得欣賞馬術運動的人只會有增無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