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搜好行:騎鐵馬 遊世界

遊搜好行:騎鐵馬 遊世界

崔少予(Edward),55歲,香港人,多年前移民美國開設電腦公司。科技日新月異,賣電腦無錢賺,十年前索性退休回港享受人生。這些年,他愛騎着電單車去旅行,柬埔寨看吳哥窟,台灣繞島半圈,又到智利看達卡拉力賽。去年七月,他帶領35名中港車手從洛杉磯直上阿拉斯加北極圈,展開38日旅程。今個馬年,他的願望在中美洲騎着鐵馬探索電單車發燒友推崇的朝聖之路,現正尋找旅伴,你有興趣嗎?
記者:梁佩芬

照片由被訪者提供

騎電單車屬於小眾玩意,騎着電單車去旅行更少之又少。崔少予在美國生活時多用私家車,退休後才開始玩電單車,「在電單車上才真正感覺到大自然環境的變化,從天晴到天陰到下雨,風吹撲面,體驗道路如何崎嶇或平坦。」不要以為他愛瘋狂飆車做烈火戰士,反之非常穩重,歷戰數年,不為追求速度,而是要學懂如何在風馳電掣間「安全至上」,才有能力繼續旅程。

柬埔寨 小心撞牛

年份:2008年 
電單車型號:BMW R1200 GS
日數:8日
路線:金邊→ 暹粒→ 泰國邊境→ 象島→ 金邊

2008年,香港哈利電單車會籌辦,一行三十多人,在柬埔寨開工廠的朋友計劃下,先把電單車從香港運到首都金邊,取車後,北上暹粒吳哥窟,路程約五百公里,然後駛往泰國邊境,坐船去象島(Koh Chang)享受了一天陽光與海灘再返柬埔寨,整個旅程共八天。首次電單車之旅,Edward覺得比他預計容易,柬埔寨路面情況當然比不起歐美,但也有柏油路,不會崎嶇凹凸,駛入鄉郊遇上熱情村民,常蜂擁圍着車隊。雖則受歡迎,卻要小心牛隻出沒。「一入到鄉村,兩眼不只望前方,還有路兩側,隨時有牛出現。」有位團友不小心撞到一隻牛,身體無事屬萬幸,都躭誤時間。「多望兩邊,從遠處看到有牛就要放慢車,隨時停車,因牛不會看馬路。」經此一役,他了解辦電單車團的樂趣和難度,最大挑戰是入夜後沒有街燈,又沒路牌,萬一迷路,礙於語言不通,其實幾躊躇,所以傍晚前一定要抵達酒店,免得浪費休息時間。

出發前七天將電單車從香港經貨船運往柬埔寨,到埗後在機場取車開始旅程。從金邊往吳哥窟約五百公里,邊行邊休息,約三天才到。

台灣 開機車易超速

年份:2010年
電單車型號:租用重型機車
日數:5日
路線:台北→ 台中→ 清境→ 武嶺

去台灣踩單車環島遊好普遍,Edward則與朋友租電單車繞島行。「台灣道路指示清楚,沿路有旅館酒店,全程輕鬆駕駛。」五天之旅,台北出發南下台中,他們租用重型機車,竟遇上挑釁。「台灣有綿羊仔專用車路,重型機車跟私家車用同一路,你想爬頭,私家車主不爽,起勢夾你,阻你前進。台灣朋友解釋,原來私家車好憎重型機車,人生路不熟,專登蝦你。」
遇上文化差異,幸未影響欣賞沿路明媚風景的心情,他愛台灣的清新空氣。「城市差少少,但從台北去清境,空氣好,高山在前,有點似瑞士,我們還住了一晚農場。」之後駕車登山上台灣公路最高點、海拔3,275米的武嶺。「原來台灣的國道,即鄉村之間的公路,時速最高得七、八十公里,重型機車一開就九十甚至一百,我們統統被影快相,還車時,收到三大張告票!」租重機車每天近一千港元,來回五天連油費、告票、機票和酒店,花費過萬,物非所值。總結經驗,遊台灣租綿羊仔最化算。於是,翌年相約弟弟再戰台灣。「今次醒,租了兩架綿羊仔,香港飛高雄,第二日即日來回台南,探望正在讀書的姪仔,第三日出發去台東,上花蓮,本來想再入宜蘭,最後決定行一次環貫公路往台中,再返高雄,五日行程完結。」租綿羊仔一天只二百港元,用油少,又不會超速。「開得更自由,跟着綿羊仔路而行,不再有人挑釁,安全許多。」兄弟倆,三天台灣駕駛旅程,行了千多公里,每日花六、七小時,根本無多餘時間停下來欣賞風景。「你愛停下住幾天慢慢看,我卻喜歡在路上感受、追蹤和探索。」

武嶺在南投縣,在合歡山森林遊樂區內,是台灣公路最高點。

智利阿根廷 上山勿冒險

年份:2013年
電單車型號:租用BMW R1200 GS
日數:11日 
路線:智利北部→阿根廷北部→安第斯山脈→智利聖地牙哥

取得三次自駕電單車旅行經驗,Edward開始挑戰高難度路段,2013年一月與朋友往智利,參加由寶馬車廠認可的電單車團,開始11天共3,500 公里的沙漠之旅,「每年一月,阿根廷會舉辦達卡拉力賽,我們有數天行程跟着走,並留在賽場看比賽。」
他們從智利北部Pozo Almonte出發,入沙漠地區San Pedro de Atacama,再跟着比賽電單車隊進入阿根廷北部Tucuman。「我們很少在沙漠上開車,多沿公路走,也有很多挑戰,首先是天氣,乾燥又熱,第二是經過4,200 米的安第斯山脈,不停上山,體能大考驗,幸好沒有高山反應,身體尚算壯健。」每日開車平均四百公里,其中一段需於夜間在智利山區Copiapo前往Elqui Domos,全程上山,沒街燈,又無欄杆,多彎又不熟路,越行越心慌,Edward決定放棄,登上支援車,不用冒險。萬事以安全為重。「同團有些澳洲人,自小習慣沙漠奔馳,我懷疑他們閉着眼也可以安全上山,但香港人最好量力而為,不要輕舉妄動。」
駕駛電單車,比起私家車需要更高度集中精神,不要以為坐上電單車就奔放自由!上完山,留宿一晚,再跟着拉力賽車隊齊齊返回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玩不到拉力賽,都可跟着走幾個站,都算參加過。」

拉力賽上,全用KMT電單車。

他們在阿根廷北部Tucuman留了一天,看到各類車輛如何克服沙漠路程。

洛杉磯上北極圈 必走一次

年份:2013年
電單車型號:BMW R1200 GS
日數:38日
路線:洛杉磯→波特蘭→溫哥華→阿拉斯加→北極圈→洛磯山脈→黃石公園→鹽湖城→拉斯維加斯

所有電單車友,都有一條朝聖之路,就是從阿根廷一路向北到達阿拉斯加的北極圈地區,不過,在未有準備前,Edward不會輕易跨越中美洲。去年聯同大陸的電單車隊和八位香港人,其中13位中國車友更是大公司總裁職位,齊齊從美國洛杉磯展開38天長途駕駛旅行,穿越加拿大,走入阿拉斯加北極圈Fairbank。今次,他可駕駛放在美國的電單車,再幫幾位團友先在美國買電單車,擬定路程和預約每晚住宿,每天平均行約四百公里,萬事俱備,於七月十六日從洛杉磯出發。「美國公路平坦,行得舒服,沒有起伏,多家油站、咖啡店,我們還在俄勒岡州首府Salem參加寶馬年度電單車展,留了兩天。」此段路容易走,只需14天已順利進入位於阿拉斯加的北極圈地區Fairbank,共3,619公里,中途只在溫哥華和阿拉斯加的Tok兩地休息了兩天。到此一遊後,他們又離開北極圈,行另一條路往Skagway看冰川,並用三天時間乘觀光船落Prince George,再經洛磯山脈入Calgary,然後返回美國黃石公園、鹽湖城、拉斯維加斯,第38天回到洛杉磯。

北極圈之旅,從洛杉磯出發,部份人先在美國買架寶馬,用完再放售。

在Skagway看冰川,一望無際。

挑戰中美洲 問題多多

他想了許久,都想不到是次旅程有何難度。「美國西岸和加拿大治安好,見你們一行35人電單車隊,非常開心。」似乎這類公路旅行,對Edward來說已沒挑戰性,下一轉,他決定於今年八月往中美洲一轉,墨西哥出發,往厄瓜多爾、哥斯達黎加等國。「這幾個國家治安不算太好,甚至未能預約酒店,路牌全用西班牙文,連看都看不懂,全是未知之數,若能克服所有困難並完成旅程,你不覺得更有成功感嗎?」

離開北極圈,返回Denali國家公園紮營休息,小心有熊出沒。

在北極圈留下車牌,以作紀念。

自煮簡單早午晚三餐,像返回學生時代野餐情況。